《融融太空舱》三维角色设计及交互场景创作
作者:吕倩雅 指导教师:肖涵予
■ 创作背景:
选择以休闲太空类小游戏作为创作内容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开题时“神舟十三号”的发射将近,让我把目光聚焦到了航空航天科技领域。从1968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到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再到2010年“嫦娥二号”成功发射,经历几代人的努力,到2021年“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中国在“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2020年中科协和国电局联合发布的“科学十条”将推动科技的界限扩大到了文艺圈,《流浪地球》等影片就是象征。另一方面,是个人兴趣所在,因为喜欢阅读及观看电影,如《三体》《2001太空漫游》《异形》《星际穿越》等,所以我一直对太空星际题材感兴趣,认为太空是神秘而有吸引力的。因此,我将太空定为主题内容,想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加入创作行列。
而选择用游戏的方式呈现毕业作品,其实是因为在Z时代,除了老人、幼儿,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会接触一款以上的游戏。其受众广、市场大,不用科普和推广就可以很快被市场接受。更不用提疫情限制了人们外出的自由,游戏更加为大众所需求。在这种前提下,选择大家接触最广的游戏作为载体,是很合理的。
综上所述,游戏交互场景顺应了个人内在与时代外在需求,这就是创作背景。
■ 设计思路:
确定了内容与形式,首先架构世界观,并根据世界观来决定游戏制作的细节。之后根据设定收集素材并制作人物、室内场景、动画与蓝图(图1)。
■ 作品呈现:
场景环境和人物的建立一般都是通过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来实现的,我选择使用MAYA来进行场景搭建与人物构建。在交互方面,虚幻四是现在3A大作最为广泛使用的时兴软件,是制作蓝图的不二选择。
1.模型制作
制作模型的流程基本固定,分为分析原画、中模、高模、雕刻、低模、UV、烘焙、贴图、LOD碰撞最终自检导出(图2、图3)。

图2 人物模型制作

图3 房间模型制作人物模型制作
2.交互制作
无论制作什么交互,都会使用到组件。必用组件除了StaticMesh(静态网格模型),还有Boxcollision(碰撞盒子)。在编写蓝图前需要将交互的物品之间调整到合理的位置,碰撞盒子也要保证包裹住交互物体并有一定的延伸。编写蓝图触发事件并添加时间轴,设置正确的指令并连接就可以得到完整的蓝图(图4)。

图4 蓝图制作局部截图
3.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暨视频部分,这里使用了录屏软件及PR,将技术演示进行录屏与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