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你好!》交互光影设计
作者:李昴 指导教师:吴震瑞
■ 创作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艺术与科技不断融合,衍生出了交互投影艺术。艺术的智能化成了机器与艺术之间的表现形式,艺术的形式也变多样化、大众化。在形式上的表达也不再是传统的纸媒,变得更加数字化。在如今,交互投影作为一种虚拟现实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在未来还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数字化正在推进艺术的发展。
■ 设计思路:
1.交互效果设计
本项目中有两种互动内容,增加交互的多样性。第一种交互内容是动作捕捉实时交互,能做到实时跟踪,映射出身体结构骨骼的模样。第二种交互内容是身体与背景画面的交互,当身体触碰背景的对应位置就会触发互动效果,也就是X轴互动。
2.视觉效果设计
在视觉效果设计上,把参与者的互动动作表达为正方体与线条的结合,骨骼关节连接点做正方形处理,骨骼做线条处理,而每个骨骼点都用线条连接,构成参与者的骨架外形(图2)。而在背景方面的设计上以未来风格为主,把背景编写成矩形代码光束,矩形形状随机。光束放大后的颜色变为白色,用来加强交互效果的区分(图3)。

图1 创作流程图

图2 光影图

图3 代码效果
3.交互编程设计
本项目的视觉和交互编程主要是在vvvv互动编程软件当中完成,所以我在软件上把它编写成三个部分,各部分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接,以此来减少编写过程中的失误。第一个算法是线段连接的算法,第二个算法是骨骼连接正方体的算法,第三个算法是背景交互的算法(图4、图5)。
4.应用场景设计
在项目完成时,需要一个实地场地来进行互动,因为kinect2的捕捉范围有限,所以需要一个宽阔的场地来表达。我把场地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投影仪所在位置;二是kinect2动捕设备,它与投影设备在同一条线上,互为反方向;三是电脑中央控制,该部分位置不影响投影画面和捕捉识别即可(图4、图5)。

图4 光影交互原理

图5 骨骼光影动作
■ 作品呈现:

图6 最终效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