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音遇丝》纪录片拍摄
作者:刘正金 指导教师:冯黎金
■ 创作背景:
因为德宏是众多少数民族聚集地,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该片是以宣传少数民族文化来进行创作的。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葫芦丝文化已经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和谐相融,再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为葫芦丝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制作条件。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演变,葫芦丝的制作工艺也逐渐变得越来越规范,葫芦丝的簧片(图1)及其他的配件制作也更加细致,也有了标准的数值记录。

图1 葫芦丝簧片

图2 葫芦丝展示
葫芦丝(图2)来源于一个坚贞的爱情故事。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的忠贞不渝感动了佛祖,佛祖给葫芦装上了管子,小卜冒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 设计思路:
该纪录片是一部时长8分钟左右的人文类纪录片,一把葫芦丝从开始到结束,整个制作过程有几十道制作工序(图3),我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来进行拍摄,为的是把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视觉体验呈现给观众(图4),让观众看着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让观众知道葫芦丝的制作工艺的同时还把观众带入记录片的故事情感里面,体验传承人对手艺坚持的工匠精神。

图3

图4
■ 作品呈现:
剪辑:(图5)在素材都准备充足之后,要进行分类,厘清剪辑顺序,然后根据所写的分镜头脚本进行初步的剪辑工作。
进行文案配音处理,把文案配音和背景音乐结合在一起(图6),调整声道的大小,使背景音乐和整个文案和谐。
在剪辑时所用到的镜头长度和配音文案及背景音乐配合,在转场的时候利用空镜头(图7)素材来衔接。
■ 调色 :
拍摄该纪录片使用的设备不同,所以在后期调色上也要单独进行处理,如曝光度、对比度等。可以把所有带有颜色的画面都先按黑白片处理,得到准确、舒服的明暗效果,再进行调色处理(图7)。

图5

图6

图7

图8
■ 宣传海报制作:
做好纪录片的同时还需要制作一张海报来进行宣传(图9),海报以传承人和葫芦丝为主,进行字体排版设计,整体色调为暖色调(图10),画面整洁干净,突出主题,增强视觉冲击力(图11)。

图9

图10

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