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中学:桃李满蹊永芬芳
八十载春秋,披星戴月培养栋梁书香盈耳,
八十载风雨,秣马厉兵孕育英才桃李满蹊。
龙南中学,迄今已走过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沧桑岁月。走近她,代代园丁含辛茹苦培育栋梁、莘莘学子含英咀华花香桃林的画面呈现眼前……
辛亥革命以后,废科举,办新学,龙南先后办起了公立、私立小学。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创办中等学校成为趋势。
一直以来,龙南人民的办学需求十分强烈,办学热情十分高涨。1930年11月,龙南本邑人士曾虚、周成一、陈家训、利德芹等写了一份报告,请求教育局批准兴办“私立三南初级中学”。获准后,龙南于1931年设立了“私立三南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县城昔时的“考棚”,学校设董事会,曾虚任校董主席,周成一等人任董事。但是,这个学校生命十分短暂,因后来经费没有着落,第二年便停办了。
1939年,赣南大力推行国民教育,要求每个县要办一所中学。当年秋天,县里决定创办“龙南县立初级中学”,这便是龙南中学的前身。县政府委托龙南简易师范学校先代办一年半,由师范学校校长钟兆麟兼任中学校长,校址暂时设在师范学校对面的黄家祠,先后招收初中三个班,150名学生。
与此同时,新校舍也抓紧兴建。1940年冬,县政府在县城中心的文庙旧址上破土动工兴建校舍,于1941年建起了两幢两层八间教室,一座有楼座可容纳千人的大礼堂。
当年春开学不久,时任县长的郭培师有意更换当时的中学校长黄凤仪,引发了震惊全县的大学潮。为了加强对学校的管理,转而由时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专员蒋经国兼任校长,由校务主任洪长铭主持校政,学校更名为“龙南县立中正中学”。次年8月,学校又更名为“龙南县立中正初级中学”,县府主任秘书胡越任校长。
从1943年春至建国前夕,学校几易校长,数更校名,建制规模也逐渐扩大。学校设施日益完善,而招收的学生由最初的一个班50人发展到1949年19个班819人,招生的层次由初中发展到高中,1945年春增设了高中部,招生的范围由龙南发展到龙南、定南、全南三个县。
1949年春,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蒋介石已下野。2月,龙南县立中正中学改名为“龙南县立中学”。8月19日,龙南解放,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私立中华初级工业职业学校并入,更名为“江西省龙南中学”。1950年,杨村分校并入。龙南中学规模日益壮大,影响日益深远。
学生当选人大代表,这是发生在龙南的一件开天辟地的事。1953年,龙南中学学生陈新洲、林达人、徐裴新三人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参加龙南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首开学生当选人大代表之先河。
20世纪50年代的龙南中学
为了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县人民政府把学校右侧十字街西北角的钟家祠划归龙南中学管理,于1953年添建了三栋两层砖木结构的教室。第二年,龙南初级中学(原私立文通初级中学)并入。至此,学校扩大为39个班,学生达1800多人。
春雨润物千树竞秀,龙南中学人才荟萃。1956年,学校物理老师钟世杰经过反复实验,试制成功“日光沸水器”(即“太阳灶”),被摄制成电影科教片,在全国各地放映。1958年,学生叶祥清由于品学兼优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学生廖振松因成绩优异考入北京大学。
1963年,虽然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但龙南中学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龙南中学被列为江西省首批十八所省级重点中学之一,这在当时是赣州地区行署县级唯一一所省级重点中学。此外,学生陈春明、廖晖明分别于1964年和1965年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
任何事物的成长都离不开苦难与挫折。与全国各地的学校一样,1966年“文革”爆发,龙南中学受到冲击,处于混乱状态。期间多次更改校名。直到1973年复名为“龙南中学”,校名沿用至今。
唯有经历磨难,才能创造辉煌。1978年上半年,龙南中学进入全省110所重点中学行列。20世纪80年代期间,龙南中学陆续新建体艺馆、实验大楼、图书馆、教工宿舍、学生宿舍等建筑,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学校品位得到提升。1980年6月,龙南中学副校长彭声铭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特级教师,1984年彭声铭任龙南中学校长。1984—1987年连续四年,学校每年都有一名学生考取清华北大,即:朱玉萍、曾远芳分别于1984年、1985年分别考取清华大学,廖小龙、何勇斌分别于1986年、1987年考取北京大学。1991年,学生刘耀诚考取清华大学。
随着邓小平1992年南巡以后教育“三个面向”的提出,全国教育改革迈上了快车道,发展步伐迅速加快,质量也得以进一步提升。龙南中学由此提出了“严教勤学,学高品正”的校训和“勤勉、真诚、自尊、进取”的校风。1996年,学生王威考取清华大学。1999年,学生黄国珍考取北京大学。2001年,学生刘峰考取北京大学。2003年,学生曾义成考取北京大学。
2003年以后,学校开始扩招,为了适应龙南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缓解高中扩招的压力,满足社会对高中教育的需求,龙南县委、县政府在五里山新建龙南中学,2005年8月建成,9月正式迁入新校址。新校区面积约400亩,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学校以“和而不同,知书达礼”为核心办学育人理念,以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区域性强校”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曾经的龙南中学门牌
为了提升高中教育质量,2007年5月,龙南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高中教育的意见》,为龙南中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09年,龙南中学高考取得重大突破,创历史最好成绩。2010年高考再创新高,增速和增幅均列全市第一。2010年9月,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增强了高考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力度。
2011年7月,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进一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增购教育教学设备。在2012年高考中,龙南中学考取二本以上学生有437人,万人比排全市第八,比上一学年前进了四位,实现了县里提出的“稳定第二方阵,争取排位前移”的目标;考取三本以上考生接近1000名,是历年高考中人数最多的一年;全校1635名考生中,只有四名学生未上专科线,全校录取专科以上考生的比例达99.7%,大大高于全省的平均比例。
在2013年高考中,一本上线187人,二本上线人数454人,二本以上万人比全市各县(市)排名第三,进入全市前列。此后几年高考成绩继续保持第一方阵。
2016年、2019年,龙南中学分别有赖倩婷、曾炎鑫、黄辉平、赖松涛四位同学考取北京大学。
五里山逶迤连绵,桃江河奔流不息。2020—2021年,龙南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关心教育事业的政策文件,龙南高中教育步入新的征程。
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
龙南中学办学历史悠久,素以执教严格、注重教育教学质量著称,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各色人才。
现在的龙南中学知行楼
创办以来,龙南中学因业绩突出,先后获得了江西省人民满意学校、江西省重点中学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进步奖、江西省园林化单位、江西省森林校园、江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赣州市绿化先进单位、赣州市文明单位,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状、赣州市职工职业标兵单位、赣州市重点高中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
学校众多老师先后获评全国优秀班主任,省级最优教师、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十佳校长等荣誉层出不穷。学校老师和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教学科研成果大赛、基本功大赛、学科竞赛、体育比赛等活动均获得许多荣誉。
历经八十春秋风霜雨雪,龙南中学初心不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锐意进取、昂首阔步朝着建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区域性强校”的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