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园围的红军标语

第三节 烟园围的红军标语

1932年7月8日至10日,南雄水口战役后,红军宣布休整,红四军第十一师在师长陈光的率领下,向龙南进发。

7月中旬的一天,正是龙南县城赶集的日子。这天,红四军先遣部队从全南龙下进入龙南桃江的锁口村。锁口村距县城约3000米,驻在龙南县的国民党四十八局民团对红军进行阻击,顿时枪声大作。此时红军发起猛烈攻击,民团节节败退,四处逃散,红军很快就攻占了县城,打死民团20多人,俘虏100多人。红军占领龙南县城后,打开监狱,释放了被关押的24人,打开粮仓,把粮食分发给贫苦群众。

7月16日,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渡过濂江河,来到龙南镇红岩村。

红岩村有一座烟园围。此围为二层砖石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古时,围内人家世代种植烟草,此围因而得其名。

当红军走近离烟园围不远的石人村境内的白马庙时,庙内躲藏着的一伙当地地主民团向红军射出了罪恶的子弹。周围群众听到枪声,惊慌失措,纷纷携母抱子逃向山里。为避免误伤群众,红军只好停止射击,兵分几路向白马庙包抄,很快就把白马庙围了个水泄不通,不到半个小时,民团便举手投降。

发现烟园围易守难攻,当天,红军团长赖金琼便决定率几百名红军战士进驻在烟园围,休整了十天。期间,红军宣传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活动,带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还帮群众收稻子、插秧,教群众识字、唱红军歌曲,给小孩讲革命故事。

烟园围墙上的红军标语

红军还在烟园围的外墙上刷写了红军标语,如今仍保存的红军标语有《共产党十大政纲》《国民党十大罪状》《红军行军歌》。在烟园围院内西墙壁上,有15条墨笔楷书写的标语,如“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焚烧田契、借约”“欢迎靖卫团丁参加土地革命”“商人不违反苏维埃法令之下,准许营业自由”等。

在红军将要撤离时,团长赖金琼突发急性咽喉炎,病情严重,以致不能张口喝水进食。当地农民唐良俊得知后,立即请来邻村鸟井塘的土郎中唐良财为其治疗,军民情深。红军撤离那天,烟园围及附近村庄有唐良兰、唐文焕等六七名青年参加了红军,随部队从烟园围出发,向蛇子嵊岽古驿道北去进入信丰县境界。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了保护红军标语,当地群众多次用石灰浆小心刷墙掩盖,以逃避国民党政府的搜查,故能保存至解放后。1982年11月,烟园围红军标语被龙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