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理

(一)原理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萃取的方法是基于相分配原理,可从混合物中分离某一化合物或将其各组分逐一分离出来。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建立分配平衡,其分配比例取决于该化合物在两相中的相对溶解度。

如物质A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X,Y之间分配,在一定温度下分配系数K为一个常数,可用方程式定量地表示为

也可写成方程式为

由方程式②可知,当X和Y的体积相等时,在溶剂X和Y中的物质A的克数之比就等于其K值。分配系数K也可近似地看成物质A在两溶剂中的溶解度之比。

由于K是常数,因此,当Y的体积不变而X体积越大时,X溶剂中A物质的克数也就越多。

如果对方程式①进行进一步推论,可看出若用一定体积的溶剂X从Y的溶液中分离A物质,将总体积分几次萃取要比用总体积一次萃取有效得多。

在分液漏斗中进行的液-液萃取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有机化合物最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同时,多次萃取比一次萃取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