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

1.硝酸异山梨酯

(1)本品被硫酸破坏生成硝酸,加硫酸亚铁后,生成硫酸氧氮合亚铁,使两液层界面处显棕色环,即

(2)本品经硫酸水解后,生成亚硝酸,可使儿茶酚生成对亚硝基儿茶酚,在硫酸溶液中生成醌肟,又与过量的儿茶酚缩合成暗绿色靛酚类化合物。

2.利血平

(1)本品具有吲哚的呈色反应,在醋酸和硫酸溶液中,与对二甲氨苯甲醛作用显绿色,再加冰醋酸则变为红色;本品与香草醛试液反应,显玫瑰红色。

(2)本品具有生物碱的呈色反应,遇钼酸钠硫酸溶液立即显黄色,约5min后变为蓝色。

3.卡托普利

本品结构中的巯基(—SH)能与亚硝酸作用,生成红色的亚硝酰硫醇酯,即R—SH+HNO2→O—N—S—R(红色)

4.盐酸胺碘酮

(1)本品结构中的羰基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黄色胺碘酮-2,4-二硝基苯腙沉淀,实验中的高氯酸为能与醇和水互溶的2,4-二硝基苯肼的溶剂,不参与反应。

(2)本品加硫酸加热,苯环结构上的碘原子分解逸出紫色的碘蒸气。

5.阿司匹林

(1)水解反应: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含有酯键,在碳酸钠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中水解生成水杨酸和醋酸,加热时,水解速度加快。用稀盐酸酸化后析出水杨酸白色沉淀,并有醋酸气味。

(2)与三氯化铁反应: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本身无游离的酚羟基,其水溶液在常温下不与三氯化铁试液显色。但其水解成水杨酸后,具有酚羟基,即可与三氯化铁试液显色。

6.对乙酰氨基酚

(1)重氮化偶合反应:对乙酰氨基酚化学结构中含有酰胺键,在水解后产生对氨基酚,对氨基酚与亚硝酸钠盐酸酸性条件下生成重氮盐,再与碱性β-萘酚试液作用下生成猩红色的偶氮化合物沉淀。

(2)与三氯化铁反应:对乙酰氨基酚化学结构中含有游离的酚羟基,可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显色。

7.安乃近

(1)显色反应:在安乃近的盐酸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钠试液,立即呈蓝色,加热煮沸后变为黄色。

(2)水解反应:本品与稀盐酸共热煮沸后,分解产生具有特臭的甲醛和二氧化硫。

8.吡罗昔康和美洛昔康

吡罗昔康和美洛昔康的三氯甲烷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的显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