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

注射给药为临床常用给药途径,约占用药总量的50%,其中又以静滴给药最为常用。临床上经常出现联合注射给药,选择适宜的溶剂、药物合并后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都是临床使用中应注意的。从化学角度看,有的药物相互作用,可出现浑浊、沉淀、变色及活性降低。

人体血液有一定的渗透压,血细胞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如果血液的渗透压太高,血细胞内液外流,细胞变扁;如果渗透压太低,会使用细胞内吸水膨胀,到达一定限度,就会破裂造成溶血现象。因此,输液的液体应与血液的渗透压相当或略高。0.9%NaCl溶液和5%的葡萄糖为等渗液,最适合作为药物的溶剂。但它们还有其各自的特点:

(1)氯化钠溶液为中性溶液,pH值为7,酸性或碱性环境下不稳定。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最适合选择这种中性溶液。

(2)葡萄糖的化学结构含有多个羟基,具有弱的酸性,葡萄糖液的pH值为3.2~5.5,适合作大部分药品的溶剂,但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茶碱以及其他生物碱药物,会被破坏或中和而失效。

(3)葡萄糖氯化钠也是等渗溶液,内含有5%葡萄糖和0.9%的氯化钠,pH值为3.5~5.5,也属于偏酸性的液体,因是复方成分,有热量又有电解质,故更适合需要补充电解质的患者使用。

临床中常用的药物大多为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易发生水解反应产生沉淀而失效。例如,苯巴比妥钠、青霉素钠、苯妥英钠、磺胺嘧啶钠等。

有些药物结构中含有易氧化官能团,如盐酸肾上腺素的酚羟基、盐酸氯丙嗪的吩噻嗪环、维生素C的连烯二醇等,在酸性溶液中稳定。遇到碱性药物或含重金属离子药物时易被氧化变色。

头孢曲松钠与钙剂配伍时易产生沉淀,对人体有毒副作用;四环素与钙剂配伍时生成配位化合物,影响钙剂的吸收。因此,这类药物禁与钙剂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