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绍祥《古典历史研究史》序

晏绍祥《古典历史研究史》序

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璀璨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欲真正了解和研究当代的西方,势必同时了解和研究古希腊罗马文明,或曰西方古典文明。

所谓“文艺复兴”,就是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这里所说的文学,不是狭义的文学创作,而是泛指所有的文字作品。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兴起了关于古希腊罗马之学即西方古典学的研究,不仅大学有古典学系的建置,而且中学设有拉丁语,甚至古希腊语课程。与此相应,西方也重视对古希腊罗马史,亦即西方古典史的研究。西方既有绵延六百多年的古典学研究传统,便出现了总结这方面研究的古典学研究史,或曰古典学术史。桑兹的《西方古典学术史》(J.E. Sandys, A History of Classical Scholarship),维拉莫威兹的《古典学的历史》(U. von Wilamowitz⁃Moellendorff, History of Classical Scholarship),普法伊费尔的《古典学术史》(Rudolf Pfeiffer, History of Classical Scholarship:1300-1850),普拉特努尔主编的《古典学术五十年》[A.D. Maurice Platnauer, Fifty Years (and Twelve) of Classical Scholarship]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不过,西方虽有不少重要的史学史著作,但关于西方研究古希腊罗马史的史学史,亦即西方古典历史研究发展史,却缺乏系统之作。

中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具有辉煌的国学亦即中国古典学的研究传统。中西古典文明在欧亚大陆的东西两方相互辉映,同放异彩。东西方古典学之间应展开交流,互相研究,相得益彰。然而,由于地理的和历史的各方面条件限制,19世纪以前的中国不可能了解古代西方的希腊罗马。至西学东渐,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中国学者才开始对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和文化有所了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推行改革开放的国策,百废俱兴,蒸蒸日上,包括古希腊罗马史在内的我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也呈现出新的气象。在林志纯(笔名日知)先生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扶持下,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于1979年在长春成立。《世界上古史纲》的出版,对我国世界古代史研究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东北师范大学成立了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该所开办古典文明史学习班,聘请外国专家讲授亚述学、埃及学、赫梯学和西方古典学,以及各种古文字,出版英文版《古代文明杂志》(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编辑出版中外文对照的《世界古典文明丛书》。1993年和1997年,规模盛大的中国第一、二届世界古代史国际学术会议,先后在南开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古代史领域内的中外学术交流。总之,20年来中国的世界古代史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目光和兴趣首先集中在当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上,难有多少思古的幽情。古代世界距离今日中国的现实毕竟太遥远了。中国的世界古代史研究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困难:底子薄,基础弱,图书资料极端匮乏;外语要求条件太高;研究成果得来不易,且难以发表;研究者经济收入微薄,晋升职称靠边向隅,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当前,老一辈世界古代史工作者相继老迈,即使后继有人,也举步维艰。面对上述种种困难,人心困惑,惶惶不安,有的已经“下海”改行,另求他就。中国目前也许不见得需要大批的世界古代史研究者,但从长远看,“以史为鉴”,世界古代史学科还是重要的,不论是理论上、学术上,乃至实际上都是有研究价值的。中国的世界古代史研究不能中断,必须坚持下去,得到发展。我们多么渴望,能有一批年轻的有志、有识、有为之士,胸怀献身科学的抱负,甘坐“冷板凳”,埋头苦干,孜孜不倦,继往开来,攀登世界古代史研究的高峰。

晏绍祥同志师从世界古代史著名学者胡钟达先生,1987年获硕士学位后,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讲授世界古代史,专攻西方古典史。1995年,他赴世界驰名高等学府英国剑桥大学深造,身居闹市,心不旁骛,利用有利的图书条件,广泛收集资料,刻苦钻研,博览群书,潜心著述《古典历史研究发展史》。返国后,继续笔耕不辍,终于成书,洋洋30余万言。全书17章,略古详今,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史学为引子,系统全面地论述了19、20世纪西方各国,乃至苏联、东欧和中国对古希腊罗马史的研究著述的发展情况。全书涉及史家约九百人,史书千余部。此书不仅在我国开辟了新领域,是填补空白的拓荒之作,在西方史学界亦属罕见。全书既成,晏君索序于我,固推不允。书也不才,无德无名,焉敢搦管为序。然睹佳作,喜出望外;忝为人师,义不容辞。斗胆以此抛砖之言得附骥尾,实为幸甚,亦曰快哉!

[原文是为晏绍祥《古典历史研究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所作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