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善而坚定,不让孩子尝到哭闹的甜头
哭闹就像孩子的撒手锏,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哭闹,就只能一味地妥协。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如果我们一直妥协,虽然可以让孩子停止哭闹,但是我们无原则地退让,对孩子的成长却是有害无益的。
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该遵守的规则一定要遵守,绝对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心软,也不能让孩子尝到哭闹的甜头,否则,孩子也会变成一个没有原则的人。
个案回顾
某个周末,朋友带女儿去附近的购物中心玩耍。在游乐场玩了半天,然后陪女儿吃了她最喜欢的蛋糕。由于没睡午觉,女儿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躺在舒适的床上了。正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女儿突然看到一个蛋糕店的橱窗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甜甜圈,五颜六色,看起来极其诱人。
“妈妈,我要这个甜甜圈。”女儿的小眼睛闪着光,本来无精打采的她瞬间兴奋起来。
“宝贝,这个甜甜圈的确看起来非常好吃,假如今天你没有吃太多蛋糕的话,妈妈会为你买一个,可是很遗憾,你已经吃过很大一块蛋糕了,妈妈只能改天给你买了。”
女儿对朋友的回答非常不满意,她开始在地上打滚哭闹。她的哭声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朋友无比尴尬地接受着四周的目光。
事实上,朋友从来没有忽略过孩子的需求,而且在这之前已经给她买过一块蛋糕。而女儿也不是一个差劲的孩子,在甜甜圈没出现之前,她在整个行程中都表现得很乖。
那么,女儿为什么会大发脾气呢?因为在此之前,她已经忍耐很久了,她想要睡觉,她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此时她想要的东西又没有立马得到,她不管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她只知道这已经超过了她的忍耐限度,所以她要发脾气。
朋友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一把抱起躺在地上的女儿,把她抱到了卫生间的休息区,这个时候女儿已经哭得不是那么激烈了,等她完全冷静下来之后,朋友告诉女儿自己理解她的感受。
“宝贝,你现在很累,很想立即躺到你的小床上,是吗?”朋友试探性地问女儿。女儿低着头,抽泣着不回答。
“我没有给你买那个甜甜圈,这让你非常失望,是吗?”朋友继续问道。
“是的,妈妈。”女儿回答。
“宝贝,下次如果你想要甜甜圈的话,可以好好地跟妈妈表达你的需求吗?我并不喜欢你用哭闹、纠缠的方式让我屈服。如果你今天好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我也许会改变主意。”
女儿见妈妈语气温柔,态度坚定,她没有再哭闹。之后的日子遇到想要的东西,女儿再也没有撒泼打滚过,而是学会了怎样跟妈妈表达自己的需求。
案例分析
朋友知道女儿很累,想要立即回去休息,也知道没有给她买那个甜甜圈,这让她非常失望,但是这些都不是她可以哭闹撒泼的理由。她必须用尊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能用哭闹、纠缠的方式让父母屈服。
孩子的哭闹的确会让我们感觉尴尬恼火。在公共场合,你也许会为了让孩子停止发脾气而向孩子妥协让步,甚至什么都肯做,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会觉得哭闹非常有用,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会把哭闹当作自己的手段,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提出一些更加过分的要求。
现在试试这样做
可以说,与孩子的交往也是一场博弈,你来我往,见招拆招,对于那些原则性的东西,父母一定要坚持到底,一时心软放纵都是在娇惯孩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只是,在让孩子执行我们这一决定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两个原则,那就是态度温和,立场坚定。温和的态度是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立场是对事情本身的尊重。
1.温和地说出孩子的感受或状态
面对孩子的哭闹,先花一点儿时间等待孩子冷静,同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双方能够理智地对话时用温和的口吻描述出孩子的感受或状态,这表示父母能看到孩子的负面感受。比如说:“哦,你现在感觉很难过,你想这样做。”当你这样说的时候,也就等于告诉孩子“我接纳你的情绪,并理解你的感受”。当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被理解和接纳,他的脾气可能就会烟消云散。
2.和善坚定,决不妥协
不管孩子在经历了第一步之后是否还在哭闹,你都应该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能因为孩子不哭了就改变立场,满足孩子的要求,也不能为了让孩子停止哭闹而妥协让步。你要让孩子明白,想要通过哭闹、发脾气的方式来威胁你,从而满足自己的愿望,是最糟糕无效的方式。所以,这个时候无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我们都要坚定自己的态度,表示出对哭闹行为的不赞同。
3.告诉孩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
哭闹不能解决问题,那怎样才能解决问题?我们在拒绝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孩子他怎样做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此,孩子才能学到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场 景 模 拟
场景一
清晨,妈妈在厨房做饭,女儿走进来拉着妈妈的手,央求妈妈带自己出去玩。
“妈妈,我想让您带我出去玩。”
“可是,爸爸中午要回来吃饭,我们出去了,谁来做饭呢?”妈妈反问道。
“爸爸做,爸爸做,您陪我出去玩。”女儿说。
“爸爸要上班呀,他可没有时间做饭。”妈妈回答。
“不,我现在就想出去玩。”女儿一屁股坐在地上,哭闹起来。
“你赶紧起来,别把裤子弄脏了,妈妈带你出去玩还不行吗?”妈妈叹了口气,解下了围裙。
场景二
清晨,妈妈在厨房做饭,女儿走进来拉着妈妈的手,央求妈妈带自己出去玩。
“妈妈,我想让您带我出去玩。”
“可是,爸爸中午要回来吃饭,我们出去了,谁来做饭呢?”妈妈反问道。
“爸爸做,爸爸做,您陪我出去玩。”女儿说。
“爸爸要上班呀,他可没有时间做饭。”妈妈回答。
“不,我现在就想出去玩。”女儿一屁股坐在地上,哭闹起来。
“我知道你想出去玩,但是你必须等我把饭做好了。如果你现在觉得很难过,想哭就哭一会儿吧。”妈妈继续切菜。
“妈妈,那您先陪我出去玩,回来再做饭好不好?”女儿见哭闹无用,开始讲条件。
“还是你先陪妈妈做饭吧,等吃完饭,妈妈再陪你出去玩。”妈妈依然坚持。
“妈妈先陪我玩,我再陪妈妈做饭。”女儿继续央求着。
“可是爸爸工作了一上午,肚子很饿,回到家之后却不能立即吃上饭,爸爸该多难过啊。”妈妈的语气依然温柔。
“晚一点儿吃不行吗?”女儿有一点儿松动。
“按时吃饭才能身体好啊!”妈妈笑了笑,摸了一下女儿的头。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最终,女儿败下阵来,主动留在厨房帮妈妈做饭。
值得思考
坚持原则并不仅限于大是大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我们也应该坚持,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很多时候,一些大错的铸成都是由无数小错积累而来的,作为父母,如果不从小培养孩子的原则性,在孩子犯小错的时候不及时纠正和教育,那么孩子以后很有可能犯下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