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孙膑兵法

附录:孙膑兵法

无论是在真实的历史中,还是在虚幻的民间传说中,孙膑都是一个以智术取胜的人。大家当然不会忘记孙膑那次以下驷对上驷、上驷对中驷、中驷对下驷的赛马,也可能还记得孙膑与庞涓在鬼谷子门下斗法的种种故事传奇。这些传奇承载着孙膑的智慧,不过,孙膑的真正智慧结晶并不是那些故事当中的计谋,而是他所著的《孙膑兵法》。这部兵法虽然只剩下些断编残简,但仍不掩其在用兵艺术上的智慧之光。

《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汉书·艺文志》著录有《齐孙子》八十九篇,可惜后来失传了,以至于长期以来很多人都猜测孙武即孙膑,或者认为《孙子兵法》乃由孙武其始、孙膑其尾合作完成,总之是否定两个孙子和两部兵书的同时存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竹简出土,解决了这一历史疑案,这次考古发掘不仅发现了《孙膑兵法》和残简三百六十四枚,整理出约一万一千余字,而且是《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同时出土,多年的争论怀疑,一下子就有了定论。

《孙膑兵法》由于是残简,因此许多篇目已经不能窥其全貌,但仍然能看出其不寻常之处,比之《孙子兵法》,它更讲究用兵的具体操作,细处着墨,匠心颇见。

经过整理的《孙膑兵法》,可以肯定为孙膑亲书者有十六篇,不能确定为孙膑之书的、有可能出于孙膑门生之手的约有十五篇。本书所选取的即是确为孙膑亲书的部分,这些是孙膑真正军事智慧的体现。

这些内容,虽然只是断编残简,但读来依然让人叹服。其中所蕴含的军事智慧,即使到了今天,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当然,今人读《孙膑兵法》更应该读的是它所蕴含的明察细微的洞见,及其不同寻常的思考角度。这些都是可以赋予一个人智慧的,即使不去打仗,只要有了这种思维,也就具有了更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孙膑的过人之处,他总结了很多人们所不易察觉但极为重要,而且永不过时的要点。这些要点,植根于人们的本性当中,读了之后,不仅可以强大自己,还能更加了解别人。

所谓战争之道,其实就是人类的比拼之道,而孙膑早已经将这些研究透彻了。

因此,虽然这本书已经成书千年,但依然可以让人们常读常新,这就是经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