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战①

月战

【原文】

孙子曰: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战□□□不单。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央。是以必付与而□战,不得已而后战。故抚时而战,不复使其众。无方而战者小胜以付磨者也。孙子曰:十战而六胜,以星也。十战而七胜,以日者也。十战而八胜,以月者也。十战而九胜,月有……[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过者也,一单……

*****

……所不胜者也五,五者有所壹,不胜。故战之道,有多杀人而不得将卒者,有得将卒而不得舍者,有得舍而不得将军者,有复军杀将者。故得其道,则虽欲生不可得也

八十。

【注释】

①月战:本篇篇名,意谓战争与天时的关系。月,表示天时,包括日、月、星、辰、阴阳、四时等各种天象、天时的变化情况。由于古人迷信,认为月主阴,象征刑杀,因此用兵宜在月盛之时。这是本篇篇名的起因,但篇中更为强调的是人的作用。

②间于:介于。

③本句残缺三字,句意可能是指: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就不能进行战争。单,借为“战”。

④付与:因依结合。付,同“附”,因依之意。与,相与,相助的意思。这里指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要互相因依结合地加以利用。

⑤不得已而后战:意谓使自己处于不得不应战的局面,以利于政治上的主动(人和)或争取天时、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

⑥抚时而战:遵循天时而作战,是古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迷信观念。

⑦不复使其众:意谓一战而胜,不反复用兵。《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三》所说“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即是此意。

⑧无方:无附,指没有获得天时、地利、人和等三个方面条件相辅助。方,借为“旁”;旁,通“傍”,依、附的意思。付:借助于历数。付,通“附”。磿:今简化作“历”,指天时方面的历数。

⑨星:指星辰变化所带来的有利战机。

⑩日:指太阳变化所带来的有利战机。

⑪月:指月亮变化所带来的有利战机。

⑫过:超越,意谓“十战而十胜”是“人和”中将领善战的作用超过了“天时”的作用。

*****:此处下所附残简,从内容看并非本篇文字,篇末所标数字亦然,很可能是独立的一篇;因前面残损了篇题及部分正文(约十八字),无从确考。由于简文的字体与《月战》相近,故被附于《月战》一篇之末。

⑭得:意谓俘获。将卒:这里指下级或低级军官。

⑮舍:营舍。

⑯故得其道,则虽欲生不可得也:此句指对敌军而言,即敌欲生而不可能。

【译文】

孙膑说:在天地之间,没有比人更宝贵的了。想要发动战争必须得到人民的支持,如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那就不能进行战争。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如果不完全具备,即使取得了胜利也会有严重后果。因此,必须把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互相结合起来应用于战争,使自己处于不得不战的有利局面。所以,能够遵循天时而作战的,就可以一战而胜,不需要反复用兵。没有获得天时、地利、人和全部有利条件的,有时也会取得一些较小的胜利,那是因为得到天时中历数的帮助。孙膑说:十次作战而六次胜利,是因为得到星辰变化的有利战机。十次作战而七次胜利,是因为得到太阳变化的有利战机。十次作战而八次胜利,是因为得到月亮变化的有利战机。十次作战而九次胜利,[是因为得到月亮的有利条件更加充分]。十次作战而十次胜利,是因为将军善战,超过了天时的作用而取得的。……

*****

……不能获得全胜的情况有五种,五种情况出现任意一种,都不算是全胜。作战中经常出现的情形是:有的虽然能杀伤敌人很多士兵却不能俘获敌人的下级军官;有的能俘获敌人的下级军官却不能袭占敌人的营舍;有的能袭占敌人的营垒却不能俘获敌军的将领;有的既能歼灭敌人全军又能击杀敌军的将领。因此,只要掌握了全胜之道,敌人想要生存是不可能的。

八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