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庞涓①
【原文】
昔者,梁君将攻邯郸②,使将军庞涓带甲八万至于茬丘③。齐君④闻之,使将军忌子带甲八万至……竞⑤。庞子攻卫□□□⑥,将军忌[子]……卫□□,救与……救卫是失令⑦。
田忌曰:“若不救卫,将何为?”
孙子曰:“请南攻平陵⑧。平陵,其城小而县大⑨,人众甲兵盛,东阳战邑⑩,难攻也。吾将示之疑。吾攻平陵,南有宋,北有卫,当涂有市丘⑪,是吾粮涂绝也。吾将示之不智事。”于是徙舍而走平陵。
□□陵,忌子召孙子而问曰:“事将何为?”孙子曰:“都大夫⑫孰为不识事?”曰:“齐城、高唐⑬。”孙子曰:“请取所□□□□□□□□□□二大夫□以□□□臧□□都横卷四达环涂□横卷所□阵也⑭。环涂甲之所处也⑮。吾末甲劲⑯,本甲不断⑰。环涂击柀其后⑱,二大夫可杀也。”于是段齐城、高唐为两⑲,直将蚁傅平陵⑳。挟
环涂夹击其后㉑,齐城、高唐当术而大败㉒。
将军忌子召孙子问曰:“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齐城、高唐,当术而厥㉓。事将何为?”
孙子曰:“请遣轻车西驰梁郊,以怒其气。分卒而从之,示之寡。”于是为之。
庞子果弃其辎重,兼趣舍而至㉔。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㉕,而擒庞涓。
故曰,孙子之所以为者尽矣。
四百六㉖。
【注释】
①擒庞涓:此篇题原书于本篇第一简的简背(下同)。擒,原文作“禽”,通“擒”。据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的考证,擒字有二义,一是俘获,二是制服,本篇所指的是第二义。庞涓,本篇亦称庞子,是战国中期魏国的将军。
②梁君将攻邯郸:梁君,即魏惠王(前369前319年在位)。魏国曾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又称梁。邯郸(今河北邯郸),战国时赵国国都。
③茬丘:地名,其地未详,处于卫、赵、齐相邻的边境,约在今山东茌平一带。
④齐君:齐威王(前356前320年在位)。
⑤忌子带甲八万至……竞:忌子,田忌,齐国将军,亦即本书《陈忌问垒》中的陈忌,陈、田二字古音同。……:指竹简原文残损较多,无法确定其残损字数(下同)。竞:借为“境”。此处简文残缺,可能指的是齐、卫、赵三国相邻的边境。
⑥□□□:指竹简原文残损三个字,每个□表示残损一个字(下同)。
⑦失令:违反军令。
⑧平陵:地名,其地未详。古书中以平陵为地名者颇多,这里是指魏国东部边境的一个军事重镇,约在今山东西南角或与之毗邻的河南东缘。
⑨县:指平陵管辖的范围。
⑩东阳战邑:东部军事重镇。东阳,地区名,指魏国东部地区,该地区有大小城邑四十余座。战邑,军事重镇,指平陵。
⑪市丘:地名或国名,今址不详,待考。
⑫都大夫:治理都的长官。古称大城邑为都。战国时各国多实行郡县制,但齐国仍沿用都的名称。这里的都大夫,是指那些率领自己都邑的部队跟随田忌参加此次战争的长官。
⑬齐城、高唐:齐国的两个都邑,此处指这两个都邑的都大夫。齐城,疑即齐都临淄,在今山东临淄。高唐,在今山东高唐与禹城之间。
⑭横卷:魏国的两个城邑。横,疑即黄邑,在今河南开封东。卷,即卷邑,在今河南原阳旧原武西北。四达,即四通八达。环涂:指环城大道。
⑮甲:指敌军。
⑯末甲:后续部队。
⑰本甲不断:主力部队不分散。
⑱柀:分散之意。
⑲段齐城、高唐为两:把齐城、高唐二大夫的部队分为两路。段,借为“断”,分开。
⑳蚁傅:指军队攻城时攀登而上。
㉑挟:本为水波连续貌,此处指魏军从环城大道连续不断地攻击齐城、高唐二部。
㉒术:道路。
㉓厥:借为“蹶”,摔倒,失败。
㉔兼趣舍:急行军,昼夜不停。
㉕桂陵:地名,在今河南长垣西北。一说在今山东菏泽东北。从作战过程看,在长垣西北较为合理。
㉖四百六:篇末所标的本篇字数(下同)。
【译文】
从前,魏惠王将要攻取赵国的都城邯郸,派将军庞涓率兵八万进至茬丘。齐威王听说后,命将军田忌率兵八万开赴[齐、卫、赵]边境。庞涓首先攻打卫国的[一些城邑],田忌[向孙膑问道:“我们是否要救援卫国?”孙膑回答说:“现在救援卫国不是上策。”]
田忌又问道:“如果不救援卫国,那应该怎么办呢?”
孙膑说:“请挥师南下,攻打魏国的平陵。平陵的城池虽然较小,但所辖的县境很大,人口众多,兵力甚强,是魏国东阳地区的军事重镇,很难攻取。我军南攻平陵,是为了用疑兵之计迷惑敌人。我军攻打平陵,南面有宋国,北面有卫国,途中还有个市丘国,这样,我军运粮之路就被断绝了,从而给敌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我们不懂得用兵打仗的规律。”于是,齐军拔营而走,直趋平陵。
[快要到]平陵的时候,田忌召见孙膑问计:“应该怎样攻打平陵呢?”孙膑说:“在我军的都大夫中,有谁不懂得作战的规律呢?”田忌说:“最不会用兵的就是齐城、高唐的两个都大夫。”孙膑说:“那就请赶快派齐城、高唐二大夫,[命其各率所部分别去攻打平陵。他们要经过魏国的横、卷二邑附近,横、卷城外]都有四通八达的环城大道,恰是敌军[布]阵和集结兵力的好地方。我军的后续机动部队要保持精锐,主力部队不要分散。这样,齐城、高唐二部,[前有平陵坚城之阻,]后有来自横、卷二邑魏军沿环城大道的袭击,就必然会兵败受挫。”于是,田忌依计而行,命齐城、高唐二大夫兵分两路去直接攻打平陵。横、卷二邑的魏军果然沿环城大道连续不断地攻击齐城、高唐二部,结果齐城、高唐二部在进军途中被打得大败。
这时,将军田忌又召见孙膑问道:“我军进攻平陵没有得手,反而损失了齐城、高唐二部,他们在途中被打得大败,下一步应该怎么行动呢?”
孙膑回答说:“请派遣轻快的战车迅速西进,直捣魏都大梁的城郊,以此激怒庞涓,[迫其自邯郸回救大梁。]同时要分派少量步兵跟随轻快的战车西进,以向敌人显示我军兵力单薄,[促其轻敌麻痹]。”于是,田忌按照孙膑的谋划,立即采取了新的行动。
庞涓果然[被激怒,且未把齐军放在眼里],他丢下辎重车辆[和步兵,亲率轻锐车骑],日夜兼程地赶去救大梁。孙膑紧紧抓住战机,把齐军主力埋伏在桂陵,给庞涓以迎头痛击,大获全胜。
因此,人们都赞扬说孙膑用兵的谋略真是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总计四百六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