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科Cuculidae

(五)杜鹃科Cuculidae

34.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形态特征】体长约42cm,棕色和黑色鸦鹃。体羽黑色,上背和翅淡红褐色,翅下覆羽褐色。尾长,黑色,具金属光泽。虹膜红色;嘴黑色;脚黑色。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灌丛、次生林、草丛和果园中。性机警,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食蝗虫、蝼蛄等昆虫和其他小型动物,兼食植物果实与种子。

97

98

35.噪鹃Eudynamys scolopaceus

【保护级别】三有鸟类。

【形态特征】体长约42cm。雌雄异色。雄鸟通体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雌鸟灰褐色,周身布满白色斑点。虹膜红色;嘴浅绿色;脚蓝灰色。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山地、丘陵、山脚平原密林区。营巢寄生,借乌鸦、卷尾及黄鹂的巢产卵。多单独活动,隐蔽于树顶叶下。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为食,也取食蚱蜢、甲虫等昆虫。叫声独特。

99

36.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

【保护级别】三有鸟类。

【形态特征】体长约30cm,中等体型、偏灰色杜鹃。头顶和后颈暗灰色,头侧、眼先、颏、喉及上胸浅灰色;上体余部及两翼浓褐色。腹部白色,杂以黑色横斑。虹膜红褐色,黄色眼圈;上嘴黑色,下嘴偏绿色;脚黄色。

【生活习性】巢寄生的形式繁殖。主要栖息于山地或平原树林内。嗜食昆虫,是著名的益鸟,一只四声杜鹃可控制40亩松林免遭虫害。夏收季节,常久鸣不休,似“快快割麦”。“杜鹃啼血”即为此鸟。“楚天空阔月成轮,蜀魄声声似告人。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诗人托物言志,流传至今。

100

37.大杜鹃Cuculus canorus

【保护级别】三有鸟类。

【形态特征】体长30~33cm。雌雄异色。雄鸟上体暗灰色,两翼暗褐色,外侧覆羽和飞羽暗褐色,尾黑色,先端白色。颏、喉、上胸及头颈浅灰色,下体余部白色而杂以黑褐色横斑。雌鸟为棕色,背部具黑色横斑。虹膜黄色;上嘴深色,下嘴黄色;脚黄色。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林地,晨间常鸣叫不已,叫声为“布谷、布谷”。古诗中有不少关于布谷鸟催耕的描述,如“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嗜食昆虫,是著名的益鸟。它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借“养父母”如苇莺等完成育雏任务,是巢寄生的典型,杜甫对此做过极为生动准确的描述:“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