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衰老如何辨证配餐

中医对衰老如何辨证配餐

补益法是药膳食疗以达延年益寿的基本原则。补益法是通过补养气血、阴阳,以达到辅佐正气、消除虚弱目的的治疗大法。《素问·阴阳应像大论》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指出了无论形或精,凡不足者皆当以补法施治。故本法之适应证为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之诸虚劳损证。

临床上虚症有气、血、阴、阳之别,故补法应用时亦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以相应。补气,主要适用于气虚所致诸病;补血,主要适用于血虚所致诸病;补阴,主要适用于阴精或津液不足所致诸病;补阳,主要适用于阳虚症,尤其是心、脾、肾阳虚所致诸病。临床应用此四大补法时,一般常根据脏腑气血阴阳虚损情况的不同,又具体设立许多治法。如补血养心法、补益心脾法、益气健脾法、补阴滋肾法、滋补肝肾法、暖肾补阳法、补火温脾法等。

补能扶正疗虚,但也不能滥用。凡邪气未退,或邪盛正虚者,均宜慎用或禁用,补能敛邪,以免造成“闭门留寇”或“误补益疾”之患。

◆气虚膳食内容◆

补虚正气粥

原料:炙黄芪30~60克,人参3~5克(或党参15~30克),白糖少许,粳米100~150克。

做法:先将黄芪、人参(或党参)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沙锅煎沸,后改用小火煎成浓汁。取汁后,再加冷水如上法煎汁一次,去渣,将两煎药液合并,分两份每日早晚同粳米加水适量煮粥。粥成后,加入白糖少许,稍煮即可。人参亦可制成参粉,调入黄芪粥中煎煮服食。间断服食。

功能:补正气,疗虚损,健脾胃,抗衰老。

薯蓣粥

原料:生薯蓣适量(约100~150克)或用干怀山药磨粉,面粉100克,葱姜适量,红糖少许。

做法:先将红薯蓣洗净,刮去外皮,捣烂,同面粉一起放入冷水中煮成粥糊,将熟时加入葱、姜、红糖,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次,连服数月。

功能:养心气,健脾胃。

参苓粥

原料:人参3~5克(或党参15~20克),白茯苓15~20克,生姜3~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人参(或党参)、生姜切为薄片,把茯苓捣碎,浸泡半小时,煎药取汁两次,将汁合并,同粳米煮粥。早晚各一次,连服数周或间断服食。

功能:益气补虚,健脾养胃。

珠玉二宝粥

原料:生山药60克,生薏仁60克,柿饼30克。

做法:先把薏仁煮至烂熟,而后将山药捣碎,柿饼切成小块,同煮成糊粥。每日1次,连服数周。

功能:补肺,健脾,养胃。

白术猪肚粥

原料:白术30克,槟榔10克,猪肚1只,生姜少许,粳米100克。将白术、槟榔、生姜捣碎,猪肚洗净,纳药于猪肚中,缝口,以水煮猪肚为熟,取汁;将粳米放入汁中煮熟即可。每日1次,连服数周。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人参粥

原料:人参末3克(或党参末15克),冰糖少许,粳米100克。

做法:上三味同入沙锅煮粥即可。每日1次,连服数月。

功能:益元气,补五脏,抗衰老。

参苓造化膏

原料:人参10克,白茯苓12克,白术9克,莲肉(去皮心)9克,山药9克,芡实9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和匀,再加糖或蜜蒸膏,火焙之。酌量服食,连服数周。

功能:益气健脾,固肾涩精。

长寿粉

原料:芡实24克,薏仁24克,山药150克,糯米50克,人参9克,茯苓9克,莲子24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日调服3克,连服数周。

功能:益气,健脾,固肾。

九仙王道糕

原料:莲子肉12克,炒麦芽、炒白扁豆、芡实各6克,炒山药、白茯苓、薏仁各12克,柿霜3克,白糖60克,粳米100~150克。

做法:上药共为细末,和匀,蒸糕。酌量服食,连服数周。

功能:养神扶元,健脾胃,进饮食,补虚损,生肌肉,除湿热。

阳春白雪糕

原料:白茯苓、山药、芡实、莲肉各12克,陈仓米30克,糯米30克,白砂糖60克。

做法:先将前四味中药共研细末,再与陈仓米、糯米混合,用布袋盛放瓦罐内,蒸熟后取出,放白砂糖搅匀,揉作一块,印作饼子,晒干收贮。酌量服食,连服数周。

功能:养元气,健脾胃。

羊脊骨粥

原料:大羊脊骨1具,粳米180克,葱、姜、花椒、盐适量。

做法:用刀把大羊脊骨剁成小块,粳米用水洗净,花椒用水泡1小时。将羊脊骨放入盛水锅内烧开,撇去浮沫,加米再烧开后改文火,煮至肉能脱骨时,加葱末、姜末、花椒水及盐,再烧开即可。酌量服食,连服数月。

功能:益气健脾。

鸡肉馄饨

原料:黄母鸡肉90克,葱白、姜、精盐、料酒、味精各适量,酱油、醋、香油各少许,小麦面120克。

做法:将鸡肉剁成泥,加葱末、姜末、精盐、酱油、香油和料酒搅拌成馅,小麦面加盐少许,用水和成面团。将面做成馄饨皮,放入鸡肉馅包成馄饨,煮熟,馄饨汤内放入酱油、香油、醋、味精即可。酌量服食,连服数月。

功能:益气健脾。

◆血虚膳食内容◆

桂圆莲子粥

原料:桂圆肉9克,莲子15克,糯米60克。

做法:先将桂圆肉用清水略冲洗,糯米淘净,莲子去皮和心,再同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加热烧开后,改中火煮约30~40分钟即可。每日1次,连服数周。

功能:补养心脾,养血安神。

归芎罐鸡

原料:母鸡肉250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

做法:将母鸡肉切成核桃大的块放入瓦罐中,再将当归、川芎用粗眼纱布包好也放入罐中,加水约400毫升使其没过鸡肉,再将罐口用棉纸封严,上火蒸约1.5小时,待肉烂去药即可食用。酌量服食,连服数周。

功能:补养气血。

参归白水猪心

原料:人参、当归各60克,猪心10枚。

做法:将人参、当归分装入10枚猪心中,用清水煮1小时后取出,去药,切片食。酌量服用,连服数周。

功能:益气养血,养心安神。

桂圆肉粥

原料:桂圆肉15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

做法:将桂圆去皮、核,取肉15~30克(纯桂圆肉亦可),同红枣、粳米一并煮粥,为了调味,可加白糖少许。每日1次,连服数月。

功能;补血,养心,安神。

桑葚粥

原料:桑葚子20~30克(鲜者30~60克),糯米100克,或加冰糖少许。

做法:将桑葚浸泡洗净,与米一起放入沙锅煮粥,粥熟加冰糖稍煮即可。每日1次,连服数月。

功能:补肝,滋肾,养血,明目。

海参粥

原料:海参适量,粳米或糯米100克。

做法:先将海参常规处理,切片煮烂后,同米煮成稀粥。每日1次,连服数周。

功能:养血,益精,补肾。

糯米阿胶粥

原料:阿胶30克,糯米100克,红糖少许。

做法: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二三沸即可。每日1次,连服数月。

功能:滋阴补虚,养血止血。

仙人粥

原料:何首乌30~60克,粳米100克,红枣3~5枚,红糖适量。

做法:将何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再同粳米、红枣同入沙锅内煮粥,当粥将成时,放入红糖或冰糖少许以调味,再煮一二沸即可。分次酌量服食。

功能:补气血,益肝肾。

◆阴虚膳食内容◆

甜浆粥

原料:新鲜豆浆500毫升,粳米适量,白糖少许。

做法:豆浆和粳米共煮成粥,调白糖少许即可。每日1~2次,连服数月。

功能:滋阴润燥。

小麦粥

原料:小麦30~60克,粳米100克,大枣5颗。

做法:将小麦洗净煮熟,取其汁,再加入粳米、大枣同煮。或将小麦捣碎,与大枣、粳米共煮粥食用亦可。每日1次,连服数月。

功能:养心阴,安心神,止虚汗,补脾胃。

山萸肉粥

原料:山萸肉15~2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山萸肉洗净、去核,与粳米同入沙锅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每日1次,连服数周。

功能:滋肝养肾,涩精敛汗。

甘蔗粥

原料:甘蔗汁100~150毫升,粳米100克。

做法:榨取新鲜甘蔗汁约100~150毫升,兑水适量,同粳米煮粥供食用。每日1次,连服数周。

功能:养阴润燥,清热生津。

黄精粥

原料:黄精15~30克(或鲜黄精30~6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取净黄精煎取浓汁(或用鲜黄精切片煎取浓汁),同粳米煮粥,粥成后加入少许白糖即可。每日1次,连服数周。

功能:润心肺,补脾胃。

玉竹粥

原料:玉竹15~20克(鲜品30~60克),冰糖少许,粳米100克。

做法:先用鲜净玉竹或干玉竹去根,切碎,煎取浓汁去渣后入粳米,再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1次,连服数周。

功能:滋阴润肺,生津止渴。

门冬粥

原料:天门冬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做法:先用天门冬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冰糖适量,再稍煮即成。每日1次,连服数周。

功能:滋阴,润肺,生津,止咳。

沙参粥

原料:沙参15~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取沙参煎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粥熟加入冰糖和适量水同煮为稀粥供食用。每日1次,连服数月。

功能:滋养肺胃,祛痰止咳。

酥蜜粥

原料:酥油20~30克,蜂蜜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用粳米煮粥,等沸后加入酥油及蜂蜜,同煮为粥供食用。每日1次,连服数周。

功能:补五脏,益气血,润燥。

◆阳虚膳食内容◆

冬虫夏草鸭

原料:雄鸭1只,冬虫夏草5~10枚,食盐、葱、姜各少许。

做法:先将雄鸭常规处理洗净,放入沙锅或铝锅内,加冬虫夏草、食盐、葱、姜,再加水,以小火煨炖至熟烂即可食用。分次酌量服用,连服数周。

功能:补虚,助阳。

米酒蒸鸡

原料:公鸡1只,糯米酒50克,葱、姜等调料各适量。

做法:将公鸡常规处理洗净,剁成核桃大的块,放入小盆内,再放适量葱、姜、花椒及糯米酒等调料,蒸熟即可。分次酌量食用,连食数周。

功能:温肾助阳。

醉虾

原料:活对虾1对,烧酒适量。

做法:取活对虾用清水洗净,放入酒内将其醉死,蘸蒜泥酱油(即酱油、蒜泥、料酒、味精、胡椒末、香油混合而成)食用。每日1次,连食数周。

功能:温肾助阳。

牛肾粥

原料:牛腰子1枚,阳起石120克,粳米120克,葱、姜、花椒、盐各少许。

做法:剥去牛腰子筋膜后,从中间片开,除去腰筋,然后切成薄片洗净。再将阳起石煎沸,煎20分钟去阳起石后,加入粳米、腰片及葱、姜、花椒、盐等调料煮成粥,空腹食之。分次酌量服食,连服数周。

功能:补虚,温肾,助阳。

韭菜粥

原料:新鲜韭菜30~60克(或韭菜籽5~10克),粳米100克,细盐少许。

做法:取新鲜韭菜洗净切细,或取韭菜籽研为细末。先煮粳米为粥,待粥沸后,加韭菜或韭菜籽细末、精盐,同煮成稀粥,供食用。每日1次,连服数周。

功能:补肾壮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

菟丝子粥

原料:菟丝子30~60克(新鲜者可用60~10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菟丝子洗净后捣碎,加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每日1次,连服数周。

功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羊骨粥

原料:羊骨1000克左右,粳米或糯米100克,细盐少许,葱白、生姜适量。

做法:取新鲜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煎汤,然后以汤代水,同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稍煮即可食用。分次酌量食用,连服数周。

功能:补肾气,强筋骨,健脾胃。

苁蓉羊肉粥

原料:肉苁蓉10~15克,精羊肉、1粳米各100克,细盐、葱白、生姜各适量。

做法:分别将苁蓉、羊肉洗净,切细,先煎苁蓉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待数沸后,加入调味品煮为稀粥食用。每日1次,连服数周。

功能:补肾助阳,健脾养胃,润肠通便。

雀儿斑药粥

原料:麻雀5只,菟丝子30~45克,覆盆子10~15克,枸杞20~30克,粳米100克,细盐、葱白、生姜各适量。

做法:先把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同放入沙锅内煎取药汁,去掉药渣,再将麻雀处理干净后用酒炒,然后与粳米药汁加适量水一并煮粥,煮至要熟时,加入适量细盐、葱白、生姜煮成粥服食。每日1次,连服数周。

功能:壮阳气,补精血,益肝肾,暖腰膝。

鹿角胶粥

原料:鹿角胶15~20克,粳米100克,生姜少许。

做法:先煮粳米为粥,待沸后,加入鹿角胶、生姜同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次,连服数周。

功能:补肾阳,益精血。

枸杞羊肾粥

原料:枸杞叶250克,羊肾1只,羊肉100克,粳米100克,葱白、细盐适量。

做法:将新鲜羊肾剖洗干净,去内膜,切细,再把羊肉洗净切碎。用枸杞叶煎汁去渣,同羊肾、羊肉、葱白、粳米一起煮粥。待粥成时,加入细盐少许,稍煮即可。

功能:壮元阳,补肾气,益肾阴。

此外,还要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柔软体操和气功等。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还可以在晚间睡觉之前,躺在床上用两手按摩上下腹部,来回往复四五十遍,可以助脾运,去积滞,通秽气,对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所以,运动健身抗衰老与饮食抗衰老有异曲同工之妙。

贴心小叮咛:

中医讲究“阳出于阴则寤,阳入于阴则寐”,白天自然界和人类的阳气都是向上向外的,晚上反之。晚上不睡觉而活动,人体就必须克服自然界和人体阳气向内向下的双重阻力,使人体的阳气向上向外,这个过程是耗能的过程,消耗的是人体的精气,也就是人体的肾精,必然导致衰老加快。调整作息是最直接最简单的补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