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祖父故事》简介
《重拾祖父故事》这本书是由和玉清创作的,《重拾祖父故事》共有31章节
1
第一章
...
2
第一节 童年趣事
据家谱记载,会宁和氏,为一祖之后,相传远祖系山西省人,明代晚期迁居会宁县城。清朝中期,是我和氏家族发展最为壮大之时,此时已在会宁县城内不能满足居住需求,于是...
3
第二节 求学经历
祖父,自幼聪明好学。随其母亲性格,温顺善良,其家父对于他的培养和教育尤为重视。小学在甘沟驿私塾学堂就读,1916年学堂改为初等小学佼,祖父就在此佼就读。祖父...
4
第三节 初入仕途
高中毕业后,曾祖母将祖父全权委托于二太爷。而此时的二太爷,于1924年为递补遗缺赴北京出任众议院议员后,与1928年重返兰州,经上级部门安排,担任古浪县县长...
5
第四节 戎马生涯
1935年,抗战前夕,祖父正当风华正茂,意气风发,青年才俊之时,二太爷认为,祖父应接受新的挑战和历练,于是,托人帮助祖父从军,加入了当时的国民党165师(蒋...
6
第二章
...
7
第一节 重返故里
1940年,远在前线的祖父,接到家书一封,曾祖母因日夜牵挂儿子,茶饭不思,一病不起,家人见此情景,执意要祖父离开战场。艰难抉择,祖父一向孝顺,几经思考,为弥...
8
第二节 无奈选择
人生二字,书写容易经历难。生活中的落差有时给人以动力,但有时会使人有种莫名的惨败感。祖父的人生路上,不断上演着这种落差。重返老家的祖父一家,自然是投靠其大哥...
9
第三节 人生如梦
初次涉足经商的祖父,虽说生意不十分景气,但祖父对每一位前来求宿的客人都十分热情,服务周到,言语和善,收费合理,在祖父店里住的客人,大多都是赶马车的脚夫。由于...
10
第四节 借住何处
我本打算将这沉重的篇章快速翻页,只想用平静的思绪、缓慢的脚步记录和追寻祖父的足迹。可祖父永远在路上,我不得不将祖父人生路上的碎片一一捡起。 日夜兼程,祖...
11
第三章
...
12
第一节 饥肠辘辘
暂住的问题得以解决,天气渐渐转暖,祖父和家人慢慢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要快速熟悉当地的村民和眼下的农活。当时的农村,由村长统一安排农活,壮年男子承担最繁重的农活,如...
13
第二节 告别驴圈
时光荏苒,转眼间祖父一家在这个驴圈改装的寒舍一住就是四年。1960年我的二姐出生。由于母亲的干练、勤劳,加之全家人的齐心协力,我们的家已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全家人...
14
第三节 安居新家
1962年夏,经过祖父、我父母亲及二叔几人的辛勤劳作,新家终于建好。同年,我的三姐出生,家口越来越大,生活越加贫困。可父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心想生个儿子,而老...
15
第四节 按劳分配
随着“大炼钢铁”的结束,“大锅饭”的制度也被打破。在农村,主要实行农业合作社,农民的所有粮食由生产队统一分配,实行“工分制”。强调按劳动成果分配,即按实际的...
16
第四章
...
17
第一节 善睦乡邻
远亲不如近邻,这是祖父常说的一句话。和氏姓在白草塬只有两家,而在北刘这个大多数姓刘的庄子,我们真是势单力薄。祖父特别重视维护家人和邻里之间的关系。 我家...
18
第二节 报纸与鞋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无论人生多么坎坷,命运多么悲催,正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笔下:“太阳照样升起。”祖父及家人终于熬过了六十年代。家庭境况渐渐好转,孩子们的衣物依...
19
第三节 祖母走了
1976年,当全国人民处在失去两位领导人的悲痛中时,在我的家庭里多了一分伤悲。我双目失明多年的祖母,于1976年9月21日离开我们。 祖母一生,也堪称一...
20
第四节 第二课堂
我们家,虽然贫寒、破旧,院内只有四间土窑。低矮的院墙,大门终年敞开,但全家人,在祖父的影响下,愉快生活,其乐融融。 我家独特的地理位置,带给家人无比的收...
21
第五章
...
22
第一节 心灵慰藉
随着祖父小小知名度的提高,每天都有去他小屋的不速之客。祖父总是以礼相待,平等交谈,从不厌倦,且乐此不疲。知识性、趣味性,贯穿谈话始终。 一位老人,历经曲...
23
第二节 诗词作伴
1976年10月,“四人帮”的垮台,标志着历时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人们从思想上得到解放,仿佛从中世纪的禁锢中回到了“文艺复兴”的大时代。“知识就是力量...
24
第三节 业余生活
祖父虽然酷爱读书,但他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祖父很有情趣,也非常热爱生活。在我的记忆中,祖父有很多嗜好:下象棋、种旱烟、养兔子、练书法、打牌、...
25
第四节 情系家乡
对于家乡,每个人都留有最深刻的记忆和眷恋。我的家乡白草塬,儿时给我的印象是:地大物博,贫穷落后,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
26
第六章
...
27
第一节 容膝小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祖父不仅读书很多,而且抄写不停。这种执着的追求,使他终于有了自己的作品问世。作为祖父疼爱的孙女,能有机会给读者朋友们介绍祖父的作品,...
28
第二节 君子之交
日常生活中,我们把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叫君子。何为“君子”?“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
29
第三节 暮年佳事
生命就是一场旅行。由生到死,由青春到暮年,由此端到彼端,目的固然重要,但沿途风景更不可或缺。我常想,当我的人生即将走到尽头时,能够给孩子、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
30
第四节 寻归自我
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写道:“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祖父也不例外。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