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暮年佳事

第三节 暮年佳事

  生命就是一场旅行。由生到死,由青春到暮年,由此端到彼端,目的固然重要,但沿途风景更不可或缺。我常想,当我的人生即将走到尽头时,能够给孩子、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有什么感动人心的事情。这些我都无力去思考,因为这沉重的话题,思索起来需要勇气和能量。祖父的一生,坎坷艰辛,但在形形色色的人生旅程中,他秀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炫出了自己的平凡,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正如大师冯友兰先生在《读书与做人》中的语句:“路要自己走,走到底。我决心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

  祖父的晚年,幸福快乐,喜事连连。先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父亲这代最先受益。父亲在白草塬已小有名气,我家的生活基本是衣食无忧,祖父需要的笔墨纸砚和书籍,父亲都能及时提供。二是,我的二叔被选为生产队长,整天为村民们忙的不亦乐乎,心系百姓的祖父也乐此不疲。善于钻研电器的二叔,担任生产队长期间,及时联系电力部门,克服种种困难,优先于其他各村,给我们村子首先通上了电,从此,村民家家告别了点灯不用油的时代。三是我考上了大学。弟妹们也都陆续上了高中,二叔的几个孩子学习也很优秀。

  说起考大学,我依然要感谢我的祖父。是他的一句话鼓舞了我。在我的心灵深处,“大学”二字遥不可及,高中三年,稀里糊涂,虚度年华,把祖父曾给我的“勤奋学习”忘的一干二净。高考两次落榜,真是愧对祖父和家人,也愧对老师。当我果断放弃学业,去省城兰州叔叔家,叔叔准备让我干临时工时,祖父的一句话点燃了我。他说:“孩子,世上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工作,听爷爷的话,再复读一年,相信定能成功。”于是我带着祖父的嘱托和鼓励,来到会宁二中,五六十人的补习大班,个头不高的我坐在倒数第二排,在同病相怜的同学们中间,虽没有太多的不自在,但想起家人和昔日的老师们,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这一年我确实是用功了很多,特别是数学让我茅塞顿开,高考也给我加分不少,感谢老师们的精心辅导。我大学梦的实现,祖父是家人中最兴奋的一员,仿佛是他考上了大学。填报志愿时,祖父再三叮嘱我报师范院校,且反复对我说:“女孩子当老师最好。”如今,我已从教三十年,爱岗敬业,无怨无悔。

  还有一事令祖父和家人更是激动不已:那就是我二叔老来得子。二婶由于本身素食主义,身体虚弱加之繁重的体力劳动,生完三个女儿之后再未生育。我们两家人口中只有弟弟一个男孩,为此祖父心里稍有遗憾。谁知我家一远方亲戚,平日里通过和祖父闲聊,得知祖父还有一桩心愿未了,经他托人打听,终于有一天,这位亲戚带一位中年妇女,大清早来到二叔家门口,是祖父第一时间开门迎接前来的不速之客。妇女怀里抱着一男婴,刚刚满月,待祖父弄清他们的来历之后,祖父万分感动。原来这位妇女生的男孩较多,当时她家的生活较为拮据,恰又从远方亲戚口中得知二叔家的情况,经过仔细了解二叔二婶的为人之后,愿意将她的小孩送于二叔一家抚养。小弟的到来,惊喜全家,尤其祖父,欣然提笔写出以下诗句:

  十年未闻婴啼哭,

  今见小孙微笑嘻。

  接班人中添后进,

  全家欢喜如天施。

  1990年

Image

  第一次去见小弟时,清楚的记得祖父对我说的话:“这是上帝送给咱家的珍贵礼物。”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是上帝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近三十年过去了,我的两位弟弟现已为人父为人子,祖父给他俩取名和雄、和杰,“英雄豪杰”。我真心希望兄弟俩能携手共进,不负父辈之厚望,敢于担当。

  祖父晚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他能发挥余热。1982年,贺国华先生晋升为政协会宁县第一届委员会主席,他团结一班人,认真执行党的民族统战政策,团结会宁县各民主党派人士,促成了全国政协、省政协将会宁列为联络点。祖父很荣幸的被评为会宁县第一届和第二届政协委员。先后于1984年和1987年应会宁县委统战部邀请,两次参加县政协委员会议。这莫大的惊喜和荣誉,让祖父彻夜难眠。年近八十的祖父,精神矍铄,能和其他党派人士一道协商地方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问题,是祖父做梦也未能想到的佳事。激动之余,祖父总是以小诗表达自己的心情。

  祝会议胜利召开

  1984年3月

  界别十九织政协,

  中青老迈献红心。

  治穷致富不容缓,

  树茂草丰遍地金。

在担任政协委员六年间,祖父参与撰写文史资料数十篇,均由县政协印发。同时在贺主席的敦促之下,为能让更多人受益,祖父将真气运行法传播于县城,祖父堪称此事为他晚年乐事。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