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鼻龙
2025年09月17日
杯鼻龙
杯鼻龙(属名:Cotylorhynchus)是种大型卡色龙类盘龙目动物,生存于二叠纪早期到中期的北美洲南部。杯鼻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卡色龙类与盘龙目动物,C.hancocki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四足动物。
如同其他卡色龙类,杯鼻龙是草食性动物。因为杯鼻龙的体型过大,所以它们不怕任何肉食性动物。
叙 述
杯鼻龙的体型巨大,但头部小,身体呈大水桶状。杯鼻龙身长6米,重达2吨。杯鼻龙具有大的肩胛乌喙骨,肱骨末端呈喇叭状,四肢粗壮,脚掌扁平,具有大型趾爪。它们可能利用趾爪挖掘植物,或挖掘栖息用的洞穴。
科学家认为杯鼻龙的趾爪具有一定的动作范围。趾爪腹侧的缩突大,允许它们作出强力的趾爪动作。掌骨的关节表面倾斜,而非垂直,有更多的表面允许屈肌附着。
杯鼻龙的头骨具有大型颞颥孔、大型鼻孔,可能促进呼吸,或拥有某种感应或保存湿气的器官。杯鼻龙还具有大型松果孔,上颌向齿列外突出,形成喙嘴。头骨的外表有着深的凹槽与裂缝。微小的牙齿相当类似鬣蜥的牙齿,后段的牙齿具有垂直的齿尖。
发 现
杯鼻龙是羊膜动物第一波辐射演化出的动物之一。杯鼻龙目前已经发现3个种:C.hancocki、C.romeri以及C.bransoni。C.romeri的体型较小,化石发现于俄克拉荷马州克里夫兰县。
C.hancocki可能是从C.romeri演化而来,化石发现于德州哈德曼县与诺克斯县。C.bransoni的化石则是发现于奥克拉荷马州金菲舍县与布莱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