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适量有益
饮酒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关注,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西方人群中开展的研究发现,少量及中等量的饮酒可降低痴呆风险。
有关饮酒降低痴呆发生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发现,饮酒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脂质水平,减轻脑动脉闭塞程度,进而增加脑组织血液供应,增加血氧及代谢。此外,饮酒还可使海马乙酰胆碱释放增多,而乙酰胆碱是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故研究人员认为,饮酒降低痴呆风险主要通过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而实现。
中国是饮酒大国,但中国人群中有关饮酒与痴呆关系的研究开展尚少。第三军医大学在重庆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轻中度饮啤酒者患痴呆的危险性增高,而轻中度饮葡萄酒者患痴呆的危险性降低。研究人员认为葡萄酒中除含酒精外,还含有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类黄酮可防止氧化损伤,抑制自由基生成和炎性因子的释放。多食用富含类黄酮的食物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另有研究显示,喜饮葡萄酒者比喜饮白酒和啤酒者更喜食蔬菜和水果,饮食搭配更为合理。因此,除饮酒外的其他因素,如饮食、生活方式等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也是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链接:美国研究显示适度饮酒可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美国研究人员2011年公布的一项报告称,适度饮酒可以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以及认知障碍的风险。
美国洛约拉大学芝加哥校区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977年以来的140多项研究后发现,适度饮酒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和认知障碍的风险比不饮酒的人低23%。共有超过36.5万名研究对象参与了这些研究。适度饮酒被定义为男性每日饮红酒或啤酒不超过两杯,女性饮酒不超过一杯。
“每日一杯红酒有益于心脏并减少冠状动脉、心血管疾病的说法被广为接受,”参与研究的爱德华·尼夫赛说,但新研究表明,适度摄入酒精(乙醇)对大脑也同样有益处。
根据这项发布在《神经精神病和治疗》杂志网站的研究成果,饮用红酒的效果要好于啤酒,但如果饮酒过量——每日3杯以上,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将增加。
尼夫赛认为,少量酒精将给脑细胞施压,使其更坚强,从而应对将来可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更强压力。不过,尼夫赛不建议不饮酒的人突然开始饮酒,毕竟锻炼身体、健康饮食也可以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来源:新华网)
再回到本篇开头案例中刘先生担忧的问题,我们可以给予这样的解答:
刘先生的一级亲属(母亲)中有一名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所以刘先生本人今后罹患痴呆风险也会明显升高。不过刘先生的家族史并不提示其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故不必进行基因检测。接下来,应建议刘先生控制心血管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胆固醇)。这些干预措施还会使他的心脑血管获益,当然也可一定程度上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