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2:血管性痴呆

病案2:血管性痴呆

【初诊】2010年8月24日

宋某,女,68岁。主诉:近事遗忘,言语謇涩9月。患者2009年12月远在北方,天气寒冷,外出后突然出现一过性意识欠清,自行苏醒,无二便自遗,后出现言语謇涩,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由家属急送至辽宁某医院。查头颅CT示:两侧基底节、侧脑室旁及脑桥多发性梗塞灶,予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等治疗。之后逐渐出现近事遗忘,认知及理解能力下降,言语交流困难,日常生活尚能自理,2010年6月至中山医院就诊,予服安理申5mg每日1次及银杏叶片至今。查体:血压140/70mmHg,面色萎黄少华,右颞部见褐色、面积较大老年斑,语言流畅性差,功能性生活能力下降,近事记忆减退,听力减退,理解能力下降,失语失认,右侧肌力Ⅳ级,左侧肌力Ⅴ级,画钟试验1分,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14分,Hachinski评分8分;伸舌欠利,舌红,苔薄腻,脉右寸沉弱,左寸浮弱,两尺沉细。

西医诊断:脑梗死恢复期,血管性痴呆。

中医诊断:痴呆。

中医辨证:清阳不升,精血亏损,髓海欠充,脑络失畅。

治法:补精血,升清阳,益脑髓,和血络。

黄芪30g 当归10g 川芎10g 熟地黄15g 石菖蒲10g 远志12g 石斛10g 麦冬20g 玉竹30g 五味子10g 肉苁蓉20g 巴戟天10g 续断15g 山萸肉20g 桃仁20g 红花10g 淫羊藿30g

14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二诊】2010年10月30日

患者返家居住,转前方服用至今。自诉问之能答,答问切题,语言流畅,头不晕不疼,自觉偶有欲语而难言,生活能够自理,记忆力改善,夜尿2~3次。查体:血压126/78mmHg,唇稍暗,舌淡苔干,脉浮软尺沉细。画钟试验2分,MMSE16分。续守前法,加鹿角片30g,红景天20g。

【三诊】2011年6月8日

患者间断服药至今,治疗以来自觉语言流畅性及计算能力等已有好转,但偶有失语。查体:血压120/90mmHg,睑淡红,舌淡红,苔薄,脉左关浮弦,两尺渐起。画钟试验2分,MMSE18分。仍上气欠充,精血不足,续守前法,加葛根15g,升麻5g。

【四诊】2012年1月10日

患者治疗至今,刻下自觉记忆能力提高,语言流畅性减而未复,计算及理解等认知能力基本恢复正常,日常生活自理,能处理简单家务。查体:面色渐华,舌淡苔薄,脉左关浮小弦,左寸稍沉,尺渐起。仍宜前法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