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当建筑场地的地基比较柔软或荷载大而集中(如高层建筑)时,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或桩基础,以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要求。对于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目前建筑结构界已普遍采用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表示方法(简称平法),为此,本书的相关内容均以平法为主,介绍相应的制图规则、构造要求与识读要点。
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可以设计成梁板式或平板式(无梁)两种形式。
按平法设计绘制的施工图一般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件详图两大部分构成,但对于比较复杂的建筑,尚需增加模板、基坑、开洞和预埋件等平面图,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增加剖面配筋图。
按照平法设计的制图规则,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示筏形基础的尺寸、配筋和所选用的标准构件详图。基础的尺寸和配筋,以平面注写方式为主,截面注写方式为辅。
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应将所有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中含有的类型代号和序号等主要是用来指明所选用的构造详图。同时采用表格或其他方式注明筏形基础平面的底面标高。当基础平面的底面标高多于一个时,应指定其中一个标高为基准标高,其余不同标高应注明其相对正负关系及其所在范围。
在单项工程中,结构层楼(地)面标高与结构层高必须统一,以保证地基与基础,柱与墙、梁、板、楼梯等构件按照统一的竖向定位尺寸进行标注。为了施工方便,应将统一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与结构层高分别注写在基础、柱、墙、梁等各类构件的平法施工图中。
基础平板的底面标高,对于梁与板一平(低板位)的梁板式筏形基础和平板式筏形基础,为覆盖地基的基础垫层(包括防水层)的顶面标高;对于梁与板顶面一平(高板位)或地面与顶面均不一平(中板位)的梁板式筏形基础,是指梁间基础平板范围的基础垫层(包括防水层)的顶面标高。
结构层楼面标高是指将建筑图中的各层地面和楼面标高值扣除建筑面层及垫层做法厚度后的标高,结构层号应与建筑楼层号对应一致。
用平法设计的施工图,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必须注明下列内容:
1)注明所选用平法标准图的图集号(如04G101—3),避免图集升版后在施工中用错版本。
2)指明筏形基础所采用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以确定相应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等。
3)当设置后浇带时,注明后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及特殊要求。例如,注明后浇混凝土为补偿收缩混凝土或为微膨胀混凝土及配方等。
4)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特殊要求时,要注明构件所处的环境条件。
5)当具体工程需要对本图集的标准构造详图作某些变更时,应注明变更的具体内容。
6)当具体工程有特殊要求时,应在施工图中另加说明。
对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和锚固长度,除在结构施工图中另有注明者外,均应按相应图集标准构造详图中的有关构造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