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  加工阶段的划分

8.4.1 加工阶段的划分

按加工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工艺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加工阶段:

(1)粗加工阶段 主要是切除各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所用的精基准在粗加工阶段的最初工序中完成。

(2)半精加工阶段 为各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

(3)精加工阶段 使各主要表面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此外,某些精密工件加工时还有精整(超精磨、镜面磨、研磨和超精加工等)或光整(滚压、抛光等)加工阶段。

加工阶段的划分也可参考通用加工工艺方案,见表8-3~表8-5。

加工阶段的划分有以下优点:

1)避免毛坯内应力重新分布而影响获得的加工精度。

2)避免粗加工时较大的夹紧力和切削力所引起的弹性变形和热变形对精加工的影响。

3)粗、精阶段分开,可较及时地发现毛坯的缺陷,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4)可以合理使用机床,使精密机床能较长时间保持其精度。

5)适应加工过程中安排热处理工艺的需要。

下列情况可以不划分加工阶段。

1)加工质量要求不高时,可以不划分加工阶段。

2)虽然加工质量要求较高,但毛坯刚度好,就可以不划分加工阶段。

3)用加工中心加工工件时,考虑工序尽可能集中,也可以不划分加工阶段。

4)对于大型、重型零件,装夹十分困难,在一次装夹中,最好能完成全部加工任务,所以也不用划分加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