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议潮收复河西

四、张议潮收复河西

由于吐蕃奴隶主贵族的暴虐统治和奴役,唐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张议潮乘吐蕃赞普新亡内乱之机,率领沙州汉人,首举义旗,经过浴血奋战,“白刃交锋,横尸遍野,残尽星散,雾卷南奔”,一举收复沙州,然后差遣十队使者奔赴长安告捷。并以沙州为根据地,“缮甲兵、耕且战”,于大中五年收复河西诸州,并派其兄张议潭等29人奉瓜、沙、伊、西、肃、兰、鄯、河、岷、廓十州图籍入长安告捷。唐王朝于沙州建归义军,统领瓜、沙等11州,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咸通二年(861年),张议潮率汉、蕃兵士七千人克复吐蕃在河西的最后一个据点凉州,于是“河陇陷没百余年,至时悉复故地”。张议潮收复河西,使河西人民摆脱了吐蕃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他们衷心感谢和爱戴张议潮,热忱赞颂张议潮的英雄业绩说:

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

赖得将军开旧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归义军张氏统治敦煌的半个多世纪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世家豪族纷纷以“报恩”、“庆寺”为名,营造了不少洞窟(图12)。归义军张氏统治时期,敦煌莫高窟共开凿了71个新窟,续建和重修了前代洞窟共11窟。

图12 晚唐第156窟南壁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仪仗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