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石塔
2025年09月26日
二、石塔
敦煌发现的石塔,共有4件,其雕造年代均为北凉时期。其中3件藏于敦煌博物馆,根据发现的地点和愿文,定名为沙山塔、三危山塔、□吉德塔;1件藏于敦研究院,定名为岷山庙塔。
这4件北凉时期的石塔,其塔身的结构,都是八角形塔基、圆柱形塔腹、覆钵形塔肩、塔颈、相轮、塔身等部分组成。在塔身上雕刻的内容也大体上相同,在八面塔基上,每面线刻供养天人像,覆上方刻八卦符号,仅“□吉德塔”塔基刻发愿文。圆柱塔身刻《增一阿含经·结禁品》卷12中的一段经文和施主的发愿文。岷山庙塔的圆柱塔身上还刻有婆罗迷文字的因缘经文。上层覆钵形塔肩上部刻覆莲,下部开8个圆拱形龛,龛内浮雕或阴刻结跏趺坐七佛和一菩萨,造像题材都是过去七佛和弥勒菩萨。造像具有我国早期造像的共同特点,佛像都是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圆,或丰满而略长,耳轮垂肩,眉梢上斜,体态雄健,身着通肩架裟或右袒袈裟,衣纹为较有规则的阴刻密线。菩萨戴宝冠,裸上身,戴项圈,臂钏,璎珞,下着裙,披巾搭臂绕肘外扬。
□吉德塔上的七佛造像题名,是许多北凉石塔中唯一的一件,它出自失译者名的《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属于杂密经典,反映出北凉时期敦煌地区杂密信仰的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