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艺术的概念

敦煌石窟艺术的概念

敦煌石窟艺术是一种由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紧密结合而成的综合体艺术。

我们这里所说的建筑,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宗教需要开凿在山崖间的石窟寺庙,它既是设置宗教雕塑和壁画的神殿,也是佛教徒(僧人或居士)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另外,其建筑也包括出于装饰、加固或其他宗教需要等原因修筑于石窟内外的木结构殿堂和古塔、窟前栈道等。

洞窟的主体是佛的塑像,位置显著。一般情况下,两侧都陪衬有弟子、菩萨的塑像,共同成为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对象。

壁画是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石窟寺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形象的图画向佛教徒宣传、阐述佛教义理;二是以强烈的装饰性效果来感染信徒。也就是从内容上和艺术形式上与洞窟、塑像紧密结合,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宗教世界,使人们走进洞窟犹如走进佛国,“人佛交接,两得相见”,在艺术美感的潜移默化中,“动人心志”,诱导人们信奉宗教。

敦煌石窟艺术与敦煌艺术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敦煌艺术虽然主要指敦煌石窟艺术,但它还包括藏经洞出土的绢画、麻布画、纸画、写本(从书法角度)以及敦煌地区的其他文物艺术品,如古墓壁画、画像砖、汉简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