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总序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大学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人,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人。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出大批有独立人格、个性和创造精神,有科学信仰和科学精神,能与他人、社会和谐相处,对人类、他人、社会有深切关怀,能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的个体。所以说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与大学教育的目的应是一致的,在高等学校进行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在内的大学教育已然是毋庸置疑的既定方针。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前者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社会责任感、爱国奉献精神、独立的人格意识等;后者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经典文学作品、名言警句、文化艺术作品等。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教育学生如何去做人,如何关注人生、社会和世界,培养其在生活、学习和社会参与等各个方面实践这种价值需求的精神;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讨论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审美能力等非常重要。古今中外的事实说明,大凡有成就的杰出人才,都不仅仅局限于在某一专业领域内叱咤风云,同时也是积淀和施展人文素质才华的高手。因此,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都应成为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应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然而多年来,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效果较难满意。一个基本的事实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却呈下降趋势。现实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学生人文素质究竟应该怎样教育、如何提升?传统的理念和做法就是以课堂讲授、灌输、讲解为主,辅以一些人文作品的分析研究,主要以单向性的理性教育为手段,但也可能因为内容陈旧、方式简单、方法呆板、效果不佳而受人诟病。难能可贵的是,广东财经大学有一批教育工作者多年来致力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一般规律,结合相关专业实验教学的实施,在国家级项目“广州大学城及周边地区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广东商学院分基地建设的推动下,出版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标志性成果《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论》,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借鉴实验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首次进行了人文素质教育实验化、体系化的探索。以人文专业实验教学为抓手,以人文素质实验教学为演进,初步构建一个人文专业实验教学和人文素质实验教学分布推进、相得益彰、协同共生的人文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并已先期用于财经类高校的实践。2005年9月广东财经大学组建了人文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下设有文学创作与应用写作、语言文化与语言交际、心理素质测评与社会适应能力、传播技能与媒介素养、设计创意与艺术素质五个分中心,至此人文综合实验教学平台框架基本确立,旨在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水平,开辟一条集专业教育和素质培养于一体的人文综合实验教学新路。伴随着实验教学环境科技含量的提高,实验教学内容也经历了改革创新,从分散的课程实验走向基于项目的分层、分类、成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既有指向单项能力培养的单项型实验,也有指向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实验,还有指向跨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性实验。同时,依托各专业教师和实验资源,研究、开发、设计了面向全校非人文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性综合实验项目,构建人文素质教育实验教学体系,并衍生出一批有特色的人文实验项目,并基于人文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开设了两类实验课程:一类面向上述各专业开设了三十余门实验课程;另一类面向全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大学英语、艺术鉴赏、影视作品欣赏、思想品德修养、视唱、书法等。到2005年,人文综合实验在教学规模、学生受益面、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教学理念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提升。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于2011年11月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标志着人文综合实验教学也进入到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提升发展阶段。2012年4月,项目建设方案即《广东商学院人文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方案》作为“广东商学院第六次教学工作会议”文件,提交大会讨论通过。按照人文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基本定位和原则要求,以“人文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起体系完整,特色突出,实验手段先进的人文综合实验教学体系。

现在,由该中心组织编撰的首批人文实验课程的教材,即将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些书覆盖了人文实验教学的许多点和面,凝聚着作者多年从事实验教学的成果和经验,应该说可喜可贺。尽管难免存在底子不够厚、视野不够宽、历练不够精等许多瑕疵,但瑕不掩瑜,相信几经锻造打磨,定能发挥启发和示范作用。

是为序。

杜承铭

2016年3月于广东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