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令牌环访问控制(Token-Ring)

3.2.3 令牌环访问控制(Token-Ring)

令牌环技术是1969年由IBM提出来的。它适用于环形网络,并已成为流行的环访问技术。这种介质访问技术的基础是令牌。令牌是一种特殊的帧,用于控制网络结点的发送权,只有持有令牌的结点才能发送数据。由于发送结点在获得发送权后就将令牌删除,在环路上不会再有令牌出现,其他结点也不可能再得到令牌,保证环路上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结点发送数据,因此令牌环技术不存在争用现象,它是一种典型的无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令牌有“忙”和“闲”两种状态。当环正常工作时,令牌总是沿着物理环路单向逐结点传送,传送顺序与结点在环路中的排列顺序相同。当某一个结点要发送数据时,它须等待空闲令牌的到来。它获得空令牌后,将令牌置“忙”,并以帧为单位发送数据。如果下一结点是目的结点,则将帧拷贝到接收缓冲区,在帧中标志出帧已被正确接收和复制,同时将帧送回环上,否则只是简单地将帧送回环上。帧绕行一周后到达源结点后,源结点回收已发送的帧,并将令牌置“闲”状态,再将令牌向下一个结点传送。图3-12给出了令牌环的基本工作过程。

978-7-111-45076-4-Chapter03-12.jpg

图3-12 令牌环的基本过程

当令牌在环路上绕行时,可能会产生令牌的丢失,此时,应在环路中插入一个空令牌。令牌的丢失将降低环路的利用率,而令牌的重复也会破坏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设置一个监控结点,以保证环路中只有一个令牌绕行。当令牌丢失,则插入一个空闲令牌。当令牌重复时,则删除多余的令牌。

令牌环的主要优点在于其访问方式具有可调整性和确定性,且每个结点具有同等的介质访问权。同时,还提供优先权服务,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它的主要缺点是环维护复杂,实现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