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宋夏榷场贸易
2025年10月13日
二、宋夏榷场贸易
景德三年(1006年),宋于保安军设置榷场进行交易,李元昊用兵导致贸易中断,“用兵来,牛羊悉已卖与契丹,一绢之值为钱二千五百”。西夏统治者迫于国内经济压力,于庆历四年(1044年)与宋重订和约,重开榷场,恢复贸易往来。是年,“诏保安军、镇戎军榷场,岁各市马二千匹,博买羊一万口”。
从双方输出的品种来看,西夏主要是驼、马、羊、牛及其它土特产品,其中马匹所占比重高。宋朝则以缯、帛、罗、绮等纺织品及茶叶等为主。双方虽有禁品,但宋为了换取本国急需马匹,有时也允许以禁运物资如铜、锡等与西夏市马。
由于茶叶已成为党项人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宋廷在对西夏的茶叶供给上有较严格的限制。庆历和议时,宋朝廷内部曾就赐茶数额进行过一番讨论。宋朝统治者之所以要限制对西夏的赐茶量,其中考量之一是:一旦西夏获茶充裕,则会把余茶转卖到周围的吐蕃诸部甚至更远的地区,如此势必影响宋与吐蕃等地的贸易。
需要说明的是,宋夏榷场贸易中官营茶马贸易在一定时期是存在的。在赵德明时期,党项与宋王朝关系友好之时,宋政府尚能从宋夏榷场购得数量较多的战马;但自真宗时期赵德明据有河南地,来自党项的战马已大大减少;到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来自西夏的战马基本断绝。可见,宋夏茶马贸易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无法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