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观念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深圳蛇口提出“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事实上,“时间就是金钱”这种说法在我国早已存在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早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我国唐朝学者李肇的《国史补》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上,一辆载着瓦瓮的货车打滑不前,使得后面几十辆货车受阻。这些货车必须在半天内赶到前方一座小镇,否则,一笔生意就要“泡汤”。因此,大家都十分着急。这时,货主刘颇上前问道:“车上的瓦瓮共值多少钱?”瓦瓮主答道:“八千钱。”刘颇略加思索,便叫随从给瓦瓮主如数付了款,然后和众人一起,将瓦瓮全部推下了山崖,这才使后面的几十辆货车得以顺利通过。


刘颇摔瓮的故事启示人们:做生意必须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必须懂得“时间就是金钱”。
犹太商人很懂得时间的价值,认为时间也是一种商品。“切勿浪费时间”是犹太商人的格言之一。他们认为“时间就是金钱”,他们每天工作8小时,常以1分钟等于多少钱的概念来激励工作。一个犹太人打字员,如果下班时间到了,即使剩下十几个字就可完成的文件,她也会立即放下工作下班。对于信奉“时间就是金钱”的犹太人来讲,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他们的商品,也等于浪费他们的钱。
很多犹太老板请员工做事,工薪是按小时计算的。犹太人会见客人,十分注意恪守时间,绝不拖延。客人来访,必须要预约时间,否则要吃闭门羹。犹太人对于突然来访是十分厌烦的,如果是做生意,可能会导致失败。
犹太商人的工作时间有个规律,每天早上上班后的第一个小时,被他们称之为“发布命令时间”,他们利用这一小时来处理昨天下班后至今天工作开始前送到公司的有关文件。“现在是发布命令的时间”这句话,在犹太人中间已成了“拒绝会客”的公用语。“发布命令时间”结束后,就转入当天的工作和会见预约的客人。
犹太人把时间看得那么重,是有其道理的。时间是任何一宗交易都必不可少的条件。与对方签订供货合同时,要充分估计自己的交货能力——是否能按买方要求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期限履行合约。如可以办到,就与其签约;如办不到,切不可随意签约。
时间的价值还体现在赶季节和抢在竞争对手前卖出好价钱和占领市场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谁能在市场上一马当先,以质优款新的产品先面市,谁就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如电子手表,刚上市时每块售价几十美元乃至几百美元。当许多竞争者推出同类产品时,其每块售价只有几美元。又如人们日常所吃的蔬菜,在反季节时,售价数倍于盛产季节。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这显然是出于“时间”的价值。
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益的高低,与其经营费用的多少是息息相关的。根据众多的企业核算发现,经营费用中有70%左右是花费在支付占用资金的利息上。如一个企业一年的营业额为10亿元,其资金年周转率为2次,言下之意,该企业每年占用资金为5亿元,按利息为12%(年息)计算,一年共需支付利息达6000万元。如果该企业能把握一切时间和进行有效管理,使资金周转达到一年4次,那么,其支付的利息就可节省3000万元,换句话说,该企业就可多赢利3000万元了。除此之外,加快货物购入和售出,加快货款的清收等,都体现了时间的价值。
跟犹太商人学学珍惜时间吧,它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