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利适销

厚利适销

犹太人经商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招数,就是从不做薄利多销的买卖,而是选择做厚利适销的生意。

古今中外的生意经都有薄利多销的经营法门,但犹太商人认为进行薄利竞争,即如同给脖子套上绞索,是愚蠢至极的选择。

他们还认为,同行之间开展薄利多销的竞争会导致同归于尽的悲剧。商人总希望以比其他竞争者更低的价格多售出商品,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考虑低价销售前,为何不考虑多获一点利呢?如果大家都相互以低价促销,厂商哪还能维持长久的经营?何况市场是有限的,消费市场一旦饱和、出现买方市场的状况,价格即使再低也很少有人会购买。

犹太商人认为:在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中,为什么不采取别的上策而非要采用薄利多销的下下策?在卖出三件低价商品所得的利润只相当于卖出一件正常价格商品利润的面前,上策是以高价出售一件商品。这样,既可节省下各种经营费用,还可保持市场的稳定性,并很快可以按高价卖出另外两件商品。而以低价格一下子卖了三件商品,市场已饱和了,你想多销也会无人问津了,利润起码比高价卖出者少了很多,同时会带来市场缺乏后劲。

犹太商人在经营活动中除了坚持厚利适销的做法外,为了避免其他商人薄利多销带来的冲击,他们宁愿经营昂贵的消费品,也不经营低价的商品。为此,世界上经营珠宝、钻石的商人中,以犹太人居多。犹太商人选择这个行业,显然是为了避开那些薄利多销的竞争者,因为这些竞争者一般没有资本或能力经营类似首饰这类属于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犹太商人的厚利适销的营销策略,是以有钱人作为着眼点的。名贵的珠宝、钻石、金饰,一掷千金,只有富裕者才买得起。富裕者买得起,又讲究身份,对价格就不会那么计较。相反,如果商品定价过低,反而会使他们产生怀疑。俗语说“贱卖无好货”,这句话在富有者心目中印象是最深的。犹太商人就是这样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开展厚利策略经营。即使经营非珠宝、非钻石首饰商品,也是以高价厚利策略开展营销,如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的梅西百货公司,它出售的日用百货商品总要比其他商店的同类商品价高50%,但它的生意仍比其他百货公司要兴旺。

犹太商人的高价厚利营销策略,表面上是从富有者着眼,事实上是一种巧妙的生意经。讲究身份、崇尚富有的心理在西方社会乃至东方社会,比比皆是。在富贵阶层流行的东西,很快就会在中下层社会流行起来。据犹太人统计和分析,在富有阶层流行的商品,一般在两年左右就会在中下层社会流行开来。道理很简单,介于富裕阶层与下层社会之间的中等收入人群,他们总想进入富裕阶层,为了满足心理的需求或出于面子原因,总要向富裕者看齐。为此,他们就会跟随富裕者的消费潮流,购买时尚的高贵新品。而下层社会的人士,往往力不从心,价格高昂的商品消费不起,但崇尚富贵的心理作用总会驱使一些虚荣者采取行动,不惜代价也要购买。在这样的连锁反应下,昂贵的商品也会成为社会流行品,金银珠宝首饰现在不是成为各阶层妇女的最爱了吗?可见,犹太商人一贯奉行的“厚利适销”的策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是盯着全社会的大市场的。

犹太商人的“厚利适销”定价策略,是营销学中定价策略中的一种。在营销学中一般有五种定价策略:

犹太商人的厚利适销策略,是集心理定价与撇油定价于一身的策略。运用得当,就是高明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