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Xuexiao Gaikuang

学校概况 Xuexiao Gaikuang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5年中国石化参与共建,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经过60余年的改革与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三部分,占地面积2 653亩,各类建筑总面积86.7万余平方米,建有一批标准体育设施;图书馆总藏书量284万余册,收订中外文期刊28 000余种,具有CA、EI等84种大型中外文文献数据库和网络镜像数据库;建有教育部科技项目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市科委科技查新站、上海高校外国教材中心、上海市研究生电子文献检索中心等机构,校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为国家计量认证单位

学校设有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和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以及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德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工程教育学系等非专业院系。

学校学位授权点覆盖理、工、农、医、法、管、哲、经、文、史、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38个一级学科。有64个本科专业;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EMBA)、法律(JM)、社会工作(MSW)、国际商务(MIB)、药学(M Pharm)、中药学(MCMM)、会计(MPAcc)、艺术(MFA)和工程(含18个领域)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A类、6个B类)。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48万人,其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8 450人(其中博士生1 416人),全日制本科生16 350人。教职员工3 550人,其中两院院士4名,双聘院士4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863”计划领域主题专家组成员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上海市教育功臣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专家11名,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

学校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为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居全国及上海市高校前列。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0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65门。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学校多次在国际国内数模竞赛中名列上海市乃至全国参赛学校之首,在全国和上海市级各类英语比赛中屡获大奖,女子乒乓球队多次在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冠。在物理、数学、计算机编程、电子设计、机器人制作、科技发明、英语演讲等方面的竞赛中成绩斐然,均名列国内和上海市高校前列。

学校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21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65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 0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历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56项,省部委科技进步奖550余项,国内外专利1 400余项。取得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校在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特色鲜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入选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等六个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别是向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Valero公司进行的“石油焦气化技术”实施许可,标志着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也是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

学校重视并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交流空间,已与美、德、日、法、英、加、韩、澳等国的150多个高校、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特别是与一批海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或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实施教师互访、学生交换以及联合培养的合作机制。

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花大力气,加强制度建设、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教育部、上海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2012年学校章程制定工作被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为科学筹划、有序推进我校章程制定工作,学校拟定了《华东理工大学章程制定工作方案》,章程工作起草小组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初步拟定了《华东理工大学章程(讨论稿)》。2012年,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学校将校庆系列活动与创建文明单位工作相结合,全面带动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出教学科研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2年学校隆重举行了60周年校庆,60载勤奋求实,一甲子励志明德,60年的求索与奋斗,铸就了华理历史的辉煌!2012年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新的篇章已经开启,学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