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

【概况】 2012年,本科教育围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全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和完善奉贤校区的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实施跃升行动计划,形成学风建设正能量。本科教育系统着力推进跃升行动计划的实施,针对新生开展了“个人发展志向与学业期望”调研,针对三年级学生开展了“学习满意度”调研,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成才意愿、学习期望和发展规划。按照学生需求,调集优秀师资,开设20多门次学科基础拓展课程,供有志成才、学有余力的学生自由选修,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通过发布《跃升行动计划工作简报》、调整保研政策、召开信息发布会、邀请专家讲座、开设“跃升行动沙龙”等措施,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强化青年师资教学能力培养,形成制度化的培训机制。以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基地的建设”的实施为抓手,正式启动了9个学科大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实现了青年师资教学培训的全覆盖。组织开展了中青年教师授课大赛,全校640余名本科一线教师参加了竞赛,其中青年教师372名。9名青年教师获得一等奖,50人分获二、三等奖。

推进实践基地建设,支撑工程教育与创新实践。本科系统共有15个实验基地建设项目获得国家修购基金资助,通过进行跟踪、支持和推进,确保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质量。启动2014年修购基金的申报工作,共申报项目28项。学校申报的“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学校第二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在建的国家工科化学实验示范中心、上海市材料工程实验示范中心、上海市发酵工程实验示范中心分别接受了上海市教委专家组的检查验收,得到专家的认可与好评。与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国有大型企业联手建立的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获得教育部的批准和经费支持。与上海尚光娜贸易公司携手,在奉贤校区建立了大学生创新教育基地“PHYWEI联合实验室”,引进德国先进的科学仪器支撑大学生创新教育。

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生物工程等4个专业被列入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的实施单位,获得教育部的经费支持。4个专业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的实施为抓手,通过成立卓越项目试点班,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推进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工程人才的新模式,取得成效。制药工程专业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得了6年认证有效期。

因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重要调整,学校重新梳理了现有专业的名称和学位授予类别,规范了本科专业的设置。组织申报了目录内新专业“经济学”和目录外新专业“油气加工工程”。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总结教改成果。完成撰写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向社会公布。组织申报了一批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其中4门课程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3门课程入选上海市全英语示范课程;组织申报了一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其中8本教材入选首批国家规划教材;组织申报了3门国家视频公开课程,其中刘昌胜教授主讲的“生物材料”课程入选,通过爱课程网站发布;组织申报了7门国家精品共享课程,全部通过上海市教委的专家评审,上报教育部;组织申报了10门上海市共享中心课程,其中7门列入建设计划。新申报3个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获得批准。已立项的9个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143个校级教改项目按计划完成结题验收。各类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立项数为30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5项,上海市级120项;开展大学生课余研究(USRP)项目579项,覆盖学生2 800人次;组织各类学术竞赛70余场次,覆盖学生2 500余人次,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竞赛获奖206项,其中一等奖31项。获得2012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特等奖提名奖;获得2012“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特等奖。启动2012年华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评选工作,全校教师共申报教改成果335项,经过专家网评和现场答辩,评选出一等奖48项。

强化新校区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随着本科教学的重心逐步向奉贤校区转移,教务处积极调集人力,更新管理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理学院、信息学院的三年级学生留驻奉贤。学校全力推进3个学院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搬迁工作,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设。鼓励各学院将专业主干课程的网站登录学校“课程中心”,为两校区师生交流创造条件,82门课程正式登陆课程中心;组织开发了基于网络的大学生创新活动平台,为师生跨校区申报项目、组织活动、交流信息创造条件,受到学生欢迎。

提高生源质量,进一步推进优质生源工程。首次在全国部分省市的重点高中建立了优秀生源基地;首次在上海实施了高中校长直推优秀生方案;选派学校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的专家学者,为中学生开设科技发展前沿的科普讲座,扩大学校在高中学生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取得实效。数据显示,学校2012年招生生源充足,质量呈持续稳定上升趋势。

附录:

截至2012年已批准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胡欣敏)

截至2012年已批准的上海市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续表

续表

(胡欣敏)

截至2012年我校上海市教学名师一览表

(张正清)

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一览表

(胡欣敏)

2012年新编出版教材一览表

续表

(胡欣敏)

2012年上海市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一览表

(胡欣敏)

2012年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续表

续表

(彭新初)

2012年辅修专业及第二专业设置一览表

注:打★的专业为第二专业,其他专业为辅修专业。

(范圣法)

教学实验室建设一览表

续表

(杜龙兵)

2012年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

(乐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