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概况】 学院设有3个系(化学工程系、石油加工系和产品工程系)、3个研究所(联合化学反应过程研究所、化学工程研究所和石油加工研究所)、3个科研基地(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工业反应器工程研究中心和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院教职员工226人,专任教师17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2人,副高级职称87人,博导28人。设有4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点,4个博士点。2012年招收本科生423人,研究生372人。248人获得硕士学位,51人获得专业硕士学位,40人获得博士学位。

学院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开展卓越学科专业岗位设置和人员聘任工作,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密切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之间的关系,为学科和专业发展奠定了结构性基础。

教育教学工作。《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3本教材被列入首批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3项教改项目取得立项,其中6项为校重点教改项目,2项为市重点教改项目。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2项。落实奉贤校区专业实验室建设,首批建设11项16台套专业实验项目已采购到位。完成化工原理教学实验中心部分实验装置新建与奉贤搬迁、运行工作。完成2011修购基金项目“材料化学工程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参加华东赛区化工设计竞赛和第六届全国“中石化-三井化学”杯化工设计竞赛,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承办第十三届“化工创新实践大赛”。

举办上海市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化学工程的新世纪”上海市研究生暑期学校,72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交流。获赠江苏长顺集团助学经费5万元,设立化工学院研究生“长顺奖”。能源化工博士点获批建设。举办了第七届全国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会议。在职工程硕士教育发展良好,曾作祥、詹亮2人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科学研究。年内到款科研经费8 500余万元,新立项目约7 700万元。在研重大项目,包括国家三大科技计划项目16项,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等省部级项目27项;军工项目9项,到款546万元;超过百万元的横向项目19项。新立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目前在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在化工三大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5篇,影响因子超过3.0的论文27篇。授权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公开专利106项。承担“985”和“211”工程建设项目顺利验收。“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一流学科A类计划。完成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化学反应工程科学与技术”2008—2012总结验收,进入下一轮建设。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国家发改委表彰,被授予“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大成就奖”。学院“985”测试公共平台投入运行。

人才队伍建设。韩一帆教授入选上海市千人计划,徐晶副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龙东辉副教授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和晨光计划。建立化工学院青年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启动首批遴选工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工作。继续选派学生参与英国女王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美国拉玛大学、法国化学化工工程师研究生院联盟(FGL)和德国克劳斯特尔大学“2+2”等联合培养项目。启动与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3+1”合作项目、与马格德堡大学联合培养项目。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开展“2+2”和“3+1”合作培养项目对接。启动化工专业ABET国际认证工作,完成自评报告和美方初步审核。派出70名本科生、31名研究生出国留学,接受国外留学生65名,接待国外学者来访50次,出访30余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联合发表论文30余篇。

实验室建设工作。顺利完成实验十二楼教育部修购基金项目,以及实验十楼、十六楼迎校庆修缮工作。

【成立化工学院手机党校】 学院分党委在新媒体条件下探索出新型党团员青年培养教育模式,按照“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思路,指定党员与团支部书记一起借助网络飞信平台、手机易班和腾讯QQ群,定期把学院手机党校专门选摘、编排的信息发送到每一个大学生手中,引领青年“知党情,跟党走”。

【启动ABET认证】 9月,学校决定启动ABET认证。ABET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普遍性的认证体系,也是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的6个发起工程组织之一。它开展的各类专业鉴定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获得执业资格的权威渠道。目前全球已有超过550所大学、2 500个学院参加过它的认证,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新墨西哥州立大学、休斯敦大学、里海大学等知名高校。

【承办第二届化工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层论坛】 10月,学院承办第二届化工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层论坛,来自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40多所高校的化工学院院长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