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工作

共青团工作

【概况】 年内,校团委紧密围绕学校“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建校60周年、建团90周年为契机,深入贯彻我校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总体要求,在校党委的领导和团市委的指导下,带领全体团员青年,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思想引领与组织建设齐头并进,牢固树立起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用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覆盖和影响全体学生,并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广大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思想引领。(1)围绕党情、国情,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活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2012年适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九十周年,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围绕本年度的党情、国情,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团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全年累计下发团日活动主题近15个,内容包括“学习雷锋精神”“凝聚青春力量,弘扬五四精神”“颂师情 咏校情”“青春与华理同行”“实践献礼十八大”等。通过指导全校基层团支部开展“3+2”模式团日活动(3次主题团日活动,2次特色团日活动),每月评选十佳精品策划,并给予100—200元的项目资助;通过每月评选十佳精品团日等方式,广泛凝聚基层力量,在弘扬五四精神、建校60周年校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期间,取得了广泛而积极的效果,形成了每年推选“一百个活力团支部”“一百个精品团日活动”“一百个精品团日活动策划”的良好局面。此外,继续响应团市委“与信仰对话——科学发展新成就”成果报告会活动,累计上报讲座50余场,覆盖学生近万名,在校园中营造了积极的十八大学习氛围。深入开展“中国道路青春行”十八大学习主题活动,承办“中国道路青春行”上海青年学习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校内笔试选拔参与人数超过400人,遴选队伍最终获得上海市第一名。

(2)聚焦学研发展和校园动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培养学生爱校荣校情结。在校团委指导下,《华东理工青年》和《华理视界》获得持续关注,军训期间配合校军训团组建的《戎装生活》报道团,累计出版军训特刊10期。为献礼我校60周年华诞,《华东理工青年》组织策划了校庆版专刊,用8个版面大篇幅重点展现了华理建校以来的光辉岁月,也集中刊登了华理学子对母校最衷心的祝福,得到了众多华理校友的赞扬和支持。此外,宣传部还大力拓宽对外宣传口径,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中国校园媒体联盟的各项活动,如“百名学生记者对话百名十八大代表”“校际联动采访”等,与上海《青年报》和《新民晚报》取得合作关系,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3)整合各级团学资源,形成覆盖全体在校青年、多级培养模式的华理“励志”团校。在校团委的统一指导下,我校各级团学组织积极落实校党委和团市委等的各项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密切团青关系,发挥团学组织在思想引领、校风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党赢得青年。在团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依托团学组织的平台优势、资源优势、渠道优势,在整合各级团学组织学习培训活动的基础上,形成覆盖全体在校青年、实现多级培养模式的华理“励志”团校,将主要开展“英才班”团学干部培训班、“百优班”百名优秀学生干部培训班、“先锋班”社团领袖培训班、“远志班”青年成才服务培训班、“求索班”大学生创业训练营等一系列培训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我校团员青年进行信念教育、能力培养、素质拓展。

(4)2012年共组织5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上海歌剧院、上海轻音乐团、上海京剧院等多家沪上知名团体,带来多场高水准演出,引起极大反响。10月,校大学生合唱团管乐团和教工合唱团联袂呈献了“建校六十周年庆典音乐会”,精彩的演出博得了到场嘉宾和校友的高度赞誉。合唱团同时也积极参加外事演出,促进学校对外文化交流,先后接待美国Rice大学、美国里海大学等来访的贵宾,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外宾们热烈的掌声。2012年共举办了70多项文化艺术活动,开展了新生卡拉OK大赛、“新生杯”3+2篮球赛、“迎新杯”拔河比赛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极大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展现了华理学子的多才多艺。

(5)2012年,团委主办了以“六秩芳华·情系华理”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本届文化艺术节共有80余项活动,其中重点活动15项。这15项活动以《奋斗篇——甲子风云、岁月如歌》《光荣篇——勤奋求实、百花齐放》和《辉煌篇——仰承先贤、励志明德》这三个篇章来呈现,此外,还围绕建校60周年开展了喜迎母校60华诞系列活动,包括“爱的瞬间、感动你我”影像大赛、“根在华理”知识竞赛、“聆听华理”故事会、“寄语华理”征文比赛、“梦想华理”歌唱比赛等,以及“因您而感动”校庆志愿者招募行动。

(6)以思想学术节为载体,践行十八大精神,谱写我校学术思想的青春新篇章。第二十六届思想学术节系列以“改变思维献礼母校,砥砺品格青春报国”为主题,内容涵盖思想教育、学风建设、职业规划、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共开展“学术导航”“院长论道”“汇贤讲坛”等系列讲座108场,“与信仰对话”报告会54场,共收到“奋进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82件,本科生论文年会学术论文396篇,各级团学组织共开展思想学术节各项活动200余次,进一步引导了我校广大青年学生践行十八大精神,认真思考、积极实践,成长为时代需要的社会英才。

(7)以社团文化为亮点,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传递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通融的理念。学校社团发展迅速,全校现有社团80个,分为公益类、实践类、学术类、理论学习型、体育类、艺术类6大类,各社团在校团委的统一指导和社团联的统一管理之下开展活动。本年度,为进一步规范和管理社团,社团联专门制订了《华东理工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手册》,用于对社团的注册、活动申请、监督和管理。

科技创新。以各类科创竞赛为载体,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2012年度,在校内形成良好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团委组织或参与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赛事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校报送的三件作品全部获奖,荣获银奖1项、铜奖2项,学校获“校级优秀组织奖”;在第七届“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中,我校学生作品收获特等奖,另有三项作品获得优胜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在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技创业杯”比赛、上海市陈嘉庚科技发明奖等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中,我校报送的作品也获得了优异成绩。

实践育人。精心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践行创先争优。在校团委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以“继承青年光荣,激荡华理感动,实践报效祖国”为主题,开展项目数达到498项,13 300余人次参与。活动分为两大板块: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围绕第四届“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等。其中百余支重点团队奔赴辽宁、重庆、云南、四川等全国20余个省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直接接受文化、科技、卫生等实践服务的各地群众达83 500余人次。2012年,我校获得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最佳组织奖,共有16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荣获市级“优秀项目奖”,其中“心存感恩,共处和谐——博士生赴新疆石河子科技服务”获得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最佳项目奖,8名学生被评为市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3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志愿服务。(1)以科学商店活动为品牌,依托学校专业资源,深入社区传播科普文化知识。科学商店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科普志愿者服务组织,让同学们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共享学习成果,增强活动范围,覆盖到徐汇、奉贤、浦东、闵行、金山、卢湾等六个区县,开展专题服务活动50余场,参与服务的学生志愿者达到5 000多人次。今年我校科学商店被凌云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授予2012年度“凌云街道学习型社区创建学习型组织”荣誉称号。

(2)围绕“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首届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周”三大重点工作,感恩志愿,热情服务。今年我校共招募并选拔了3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赴西藏、云南、重庆、四川等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2012年,我校首次加入全国研究生支教团扶贫接力计划中,经过公开招募、院系初审、资格审核、专家组面试以及集中公示,最终选拔了6名符合要求的学生组建了我校研究生支教团;首届“上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活动周”于今年7月在奉贤南桥举行,我校团委推选的70多名志愿者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在台风“海葵”严重影响上海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华理学子的后世博精神,圆满完成此次志愿服务工作。

(3)志愿服务日常化,打造一支多重点、广覆盖、素质高、经验足、自主性强的高水准团队。日常志愿服务活动主要以“3·5学雷锋活动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为契机,依托九大保障机制组织,全校青年团员开展了如“上海高校留学生龙舟赛”“兴家”“交通安全日”“爱心沪语”“科技馆志愿服务”等多项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其中“上海高校留学生龙舟赛志愿服务”和“‘爱心沪语’志愿服务”两个项目成为上海青年志愿者网站首批市级认证项目。2012年我校“兴家”志愿服务项目再次荣获上海市肢残人协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4)以志愿为名,共绘区校联动美好蓝图。校团委始终秉持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理念,依托“以华理校区为中心、辐射周边社区”的模式,形成了以几个重要乡镇为中心、覆盖奉贤大部分地区的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阵地,并发展了一支素质高、人数多、经验足的志愿者队伍,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载体,与奉贤区形成良好的“区校联动”新模式。一共有15支志愿服务队在奉贤区各个乡镇、社区开展服务,包括学生党支部、校志愿服务总队、学院志愿服务分队、科学商店、各类公益性社团等多种志愿服务实体,约占在校学生比例的63%。其中,共有11支队伍定期定点于奉贤区敬老院、中小学等地开展一系列服务。

【团市委书记潘敏为我校学生作十八大辅导报告】 12月5日下午,党的十八大代表、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潘敏专程来到我校逸夫楼报告厅,作了“与信仰对话”——上海青年学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辅导报告。报告中,潘敏就大会的时代背景、大会主题、大会报告的主要内容、大会讨论和选举等情况向同学们作了介绍和辅导,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感悟,和同学们分享了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的初步体会。潘敏书记的报告语言平白朴实、情感真挚,内容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给全校的团学青年上了生动一课。本次潘敏书记的报告为“理论指航程——信仰指引人生路,青春共话十八大”理论宣讲活动的首场辅导报告,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学联主办,我校团委承办。

【举办第二十五届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话剧《根在华理》公演】 6月6日晚,我校第二十五届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话剧《根在华理》公演在奉贤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举行。通过DV短片对本届文化艺术节进行简短的精彩回顾后,大会举行了颁奖典礼。校领导先后为获得本届文化艺术节的优秀组织奖、优秀项目奖,校庆主题活动优秀组织奖,“校庆杯”影像比赛摄影和摄像奖等奖项的获奖代表颁奖。闭幕式过后,校话剧团倾情演绎的话剧《根在华理》进行了公演。该话剧带领观众们感受着华理的昨天和今天,展望着华理的美好明天。

【举办2012年“五四”表彰大会】 5月4日,“华理青年共携手,高举团旗跟党走”——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五四”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华东理工大学2011—2012年度共青团系统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以及系列“十佳”在大会上受到了表彰。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沈炜主持,校党委书记杨贤金出席会议并讲话。表彰大会结束后,“传承90年的青年光荣,激荡60载的华理感动”——优秀青年校友与在校学子共话华理人、华理事、华理情主题交流活动如约展开,这也是华理青年庆祝建校60周年的一个重要活动。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生田鑫、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的袁晶、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星与我校校友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刚、上海昊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任鲁海、上海星雨社区发展中心主任陈军共同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生活感悟。不同时代的华理人,不同时期的华理事,相同的是永恒不变的华理情。交流过程有欢笑、有感动、有慨叹、有泪水,近800名华理师生共同讲述和分享着在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精神感召下的华东理工大学的感动。

【举办“励志团校”揭牌仪式】 12月25日晚,我校第二十六届思想学术节闭幕式暨“中国道路青春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知识竞赛在奉贤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隆重举行,我校“励志团校”在闭幕式上正式揭牌。校党委副书记沈炜和团市委学校部部长、市学联秘书长陈立俊共同为华东理工大学“励志团校”揭牌。据悉,“励志团校”将依托团学组织的平台优势、资源优势、渠道优势,整合各级团学组织学习培训活动,形成覆盖全体在校青年、多级培养模式的华理团校,将主要开展“英才班”团学干部培训班、“百优班”百名优秀学生干部培训班、“先锋班”社团领袖培训班、“远志班”青年成才服务培训班、“求索班”大学生创业训练营等一系列学习培训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我校团员青年进行信念教育、能力培养、素质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