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
【概况】 年内,中心共有在编教职工31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初中级职称24人,中高级工3人,非在编合同工4人。先后建成徐汇校区多媒体教室121间,容量达13 946座,奉贤校区多媒体教室90间,容量达14 106座。
保障工作。参与校庆各项宣传报道、会务保障、院士讲座、校友返校等工作。保障各项重大会议的顺利进行,支持了百余场会议服务,其中与校庆相关重大会议近40场,校庆工作例会16场。参与、配合相关部门(后勤保障处等)对两校区教学环境进行了功能性布局调整的基础调研、建设与改造工作,参与项目招投标、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监控督查、项目经费使用等工作。工程涉及两校区的四教、五教、六教、七教、八教、研究生楼和A、B、C、D、E楼,奉贤校区15间多媒体教室的新增扩展建设和徐汇校区多媒体教室改造及系统更新、升级改造、维护等,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之IP网络广播系统建设,高清影视设备的购置等。跟踪拍摄特邀院士系列讲座:钱旭红院士的《从尼古丁和番茄红谈起》《改变思维》2个专题讲座;顾真安院士报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发展战略研究》,周俊院士报告《我国天然产物化学的可能发展》等共计17场院士报告会。编辑制作了4分07秒的《因您而感动——华理60庆典》电视专题新闻短片。做好国家视频公开课由刘昌胜教授主讲的《生物医用材料》共计5讲的修改工作。拍摄直录“海湾大讲坛”。参与由钱旭红校长启动的OCW课程的公共视频资源平台建设,拍摄、编辑完成了菲利浦·李教授主讲的5集《农药学》、9集《计算毒理学》,另外由化工学院金浩老师、药学院唐贇老师和李忠老师主讲的《药物设计》各1集。拍摄编辑了申报上海市精品课程的三集“心理课”,编辑制作了“教师节”90分钟片长的专题节目。
平台建设。完善徐汇、奉贤两校区多媒体教室、普通教室使用情况统计。奉贤校区及徐汇校区部分教学楼实现了校园卡实时对接功能,使教师校园卡信息能直接与中控室控制软件相联系,完善刷卡开启多媒体设备这一功能。改进多媒体教学系统维护外包服务管理新模式。负责中心统一服务热线——呼叫中心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全天候的服务响应平台。
完成的“课程中心建设项目”和“智能化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与美国DUKE大学交互式远程授课”两项成果分获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平稳运行,对课程中心平台进行定期教师名单、课程信息等数据导入,协助制作平台精品课程,对教师在建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本年度对课程中心升级2次,更新维护10余次。目前平台已开设课程82门,其中国家级12门、省部级27门、校级23门,课程增长率近10%,点击量超过340万次,比上学年增长26%。对移动教学平台进行数据导入与对接,实现信息实时查询、实时课表、手机点播、短信提醒等功能;建立网络自修教室查询系统,允许师生通过网络查看相应教室使用情况。完成SONY高清远程交互系统与原POLYCOM系统硬件对接,实现远程交互教学系统的关键性无缝切换。
完成2012年三个年级入住奉贤校区的教室资源调配及改造方案,于暑假期间在B、E楼新建15间多媒体教室,完成了“教室资源调配及改造工作”备忘录中二期的改造工作。配合研究生院和保卫处完成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之IP网络广播系统建设。完成六教多媒体教学系统改造、徐汇四教多媒体教学系统改造、研究生楼改造,完成研究生院、商学院案例室,三多、四多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