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概况】 年内,组织部(党校)在党委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不断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和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及基层党组织、党员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为重点,认真落实组织部(党校)“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为促进学校“十二五”期间党的建设与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干部队伍建设工作。(1)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干部“四化”要求配强、选好干部,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对部分岗位进行了调整。截至12月31日,2012年共聘任和调整处级干部21人,其中新提职处级干部16人(副处级11人,副处级升正处级4人,直接提职正处级1人),平级调动5人。新提职的处级干部平均年龄为38.5岁,其中35岁以下(含35岁)的有7人,占43.8%;新提职的处级干部中副高职级称以上的占56.3%,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占75%。在12位初任处级干部中,经公开选拔8人,占初任处级干部的66.7%;平均年龄36岁,比目前处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低10.3岁,一批年富力强、充满生机活力和创造力的年轻干部经公开选拔途径充实到学校中层干部队伍中来。
(2)干部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副处级干部公开选拔大力推进。2012年上半年,根据党委干部工作部署,在广泛调研和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了《华东理工大学中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在党委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加大了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工作力度,从2012年5月起在副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实施公开选拔。学校党委专门成立了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在公开选拔中做到选拔政策公开、条件和资格公开、步骤和程序公开、选拔结果公开。
(3)不断优化干部培养锻炼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后备干部库,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进行调研、民主推荐、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加强后备干部库建设;同时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适时做好后备干部队伍的充实、调整和优化。2012年共选派54名干部参加中央党校、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科教党校等机构组织的学习培训(包括干部在线学习),以及学校组织的境外学习考察培训。选派17名年轻干部在教育部、市委组织部、市教卫工作党委、团市委、区县机关和西部对口支援高校及江苏省“科技镇长团”项目等进行挂职锻炼。重视选送年轻干部到艰苦的岗位接受锻炼,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例如,学校承担了选派第七批援疆干部的任务,选派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过弋作为学校第七批第二轮援疆干部,担任新疆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选派化工学院教授李涛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担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根据团中央的要求选派2名年轻共青团干部赴云南和上海郊县挂职。另外,选派3名干部到奉贤区委办挂职锻炼,选派6名同志参加江苏省“科技镇长团”项目,从政治意识、全局观念、视野眼光、组织协调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方面锻炼了年轻干部。
(4)推进干部思想政治和综合能力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工作。发挥组织部-党校合署办公的优势,建立干部培训培养、选拔任用一体化工作模式,结合学校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举办各种类型的干部培训班。一是举办了第十六期青年干部培训班。2012年3月中旬至6月中旬举办了第十六期青年干部培训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员大多来自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的青年骨干,来自学校20个基层单位共36名学员接受了系统培训与实践训练。二是举办了全体新上岗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班。10月26日至11月30日举办了全体新上岗基层党务工作者(包括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培训内容重点强化岗位实践技能,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党务知识、管理实务、专题研讨、项目调研、录像观摩、案例剖析等,首次进行了基层党建经典案例和创新项目的现场教学,共97名新上岗基层党务工作者接受了系统培训。三是举办了基层党务工作者研讨班。围绕“深化创先争优,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了党务工作者沙龙活动,党务工作者沙龙这一形式延伸到二级党组织,一些二级党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坊等沙龙形式的党建交流活动,成效良好。围绕学校党建重点和中心工作召开了两次学生党建工作研讨会,就如何迎接和庆祝60周年校庆、党的十八大和学校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等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培训和研讨。四是组织党务干部开展先进事迹学习活动。如组织干部、二级党务部门负责人通过观看电影《雨中的树》等方式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
(5)严格按照市教卫工作党委有关要求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了“一报告两评议”工作。严格执行上海市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以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2012年向审计处发出对12名审计对象进行审计的集中审计委托书,并将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考评和职务晋升的考察依据。严格执行特定身份人员有关管理规定,及时更新并向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报送特定身份人员名单。配合教育部党组和上级党组织,认真做好2011年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述职考核工作。加强了对处级干部的述职考核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制订并实施了《2011—2012学年度处级干部管理岗位履职情况的考核办法》,对全校正副处级干部进行了履职情况考核。
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1)长效开展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强化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中,学校共有419个基层党组织、8 931名共产党员做出公开承诺,积极服务广大师生、学校发展与和谐校园建设。创先争优以来,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为师生办实事好事1 089件,共有2 935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4 888人次。学校党委发扬各级党组织与基层结对服务以及党建联建共建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拓展开展联系服务基层和为民服务活动,在学校党委领导的带动下,领导干部和基层支部、师生党组织之间纷纷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在继续长效深化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础上,根据中央、上级党委和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2012年3月,制订了《华东理工大学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办法》,制订了教工、学生、后勤、离退休等党支部分类定级标准支部自评和组织考评版,对394个基层党支部进行了分类定级,并制订整改提高和晋位升级的目标和措施。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各项评比表彰工作。通过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保障六大机制推进组织生活的形式创新、内容拓展和实效提高;通过每月组织生活指导性计划,促进基层党组织围绕理论热点和中心工作开展重大活动、抓好党员学习教育、开展好组织生活、抓好党支部建设,同时评选产生2012年度“十佳组织生活”和学生党支部“优秀组织生活”,并积极向上海教卫工作党委系统推荐优秀组织生活项目参加系统评比活动。6月29日,协助党委组织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暨创先争优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图书馆第四党支部荣获上海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生工中心党支部、宣传部党支部、档案馆党支部、数学党支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9级本科第二党支部荣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刘洪来、宋兴福、孙荣林、董慧敏、杨静靓(学生)荣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生工中心党支部等15个党支部荣获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刘洪来等26位同志荣获校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获奖的单位和个人在大会上受到表彰。为了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在宣传橱窗和校报上专门宣传展示了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和风采,激励广大党员师生积极创先争优,为学校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以迎庆党的十八大和校第十次党代会为契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性与实效性。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迎庆党的十八大主题活动,活动方式包括:在青年干部培训班、学生党员教育和党性锻炼、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每月组织生活、党建研究等工作开展中,增加党的十八大的主题和内容;组织动员参与党的十八大网上知识竞赛;在党建网站设立专栏,积极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等。部门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举办了以“庆祝建党90周年,迎接十八大召开”为主题的基层党建经典案例和创新项目征集活动,旨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以实际行动和优秀成果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给党员过‘政治生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建服务站”等2个项目荣获校2011—2012年基层党建经典案例和创新项目最佳项目;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以‘三个着力’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等8个项目荣获校2011—2012年基层党建经典案例和创新项目优秀项目。11月,依托上海基层党建网联合开展“寄语十八大”活动,为学校师生党员、群众抒发对党的十八大的期盼、祝福,对未来的展望以及发表见解感言提供网络平台。以迎接校第十次党代会为契机,总结党建工作的成效、经验与不足,研讨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与思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性与实效性,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建设。为了将基层党建工作实践中的制度成果形成工作成效,部门还开展了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征集活动。
(3)推进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不断提升党建研究工作水平。进一步实施“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基本模式,年度最终结题47项,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2012年立项的51项党建研究课题,参与人员不断扩大,团队意识不断增强,专业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获准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立项党建课题项目4项、上海高校党建专业委员会课题1项。2012年学校获得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党建研究课题成果二等奖1项、鼓励奖1项,获得上海市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征文奖励1项。部门成员还在中文核心期刊、市委组织部《党建通讯》等期刊上发表党建研究论文多篇。
(4)认真落实上海市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工作精神,积极开展服务帮扶和社区党建联建工作。组织部在党委的领导下,继续与奉贤柘林镇夹路村、新塘村签订结对协议书,开展第二轮为期3年的“双结对”工作。为了做好新年到来前的慰问帮扶工作,学校有关负责人走访慰问夹路村困难家庭,送去慰问资金2万元,表达了学校对该村困难家庭的关爱之情和亲切慰问,同时也表达了学校对该村民生问题的真切关注和人文关怀。积极组织大学生在夹路村及周边地区开展爱心帮扶和志愿者活动,形成帮扶活动的社会辐射格局,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化成长。本部门联合团学工作部门积极组织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与周边地区开展经常性的公益活动和文化建设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先后在该村及周边建立大学生党性锻炼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促进了互动交流。学校积极利用后勤保卫系统岗位解决了一批该村村民就业问题,岗位主要涉及饮食服务、物业维修管理、保安保洁、教师公寓管理、商店超市等。目前,学校为该村提供各种类型岗位约590个。积极参与凌云社区党建共建联建工作,积极参与社区平安志愿者和其他共建活动,组织有关学院和广大党员在凌云社区党员党性锻炼基地开展社区精神文明活动,成效明显。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社会和社区服务,根据上海市委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关于做好中共党员主动到居民区(村)党组织联系、报到工作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及时做好工作动员、组织和布置,抓住过程促进,确保学校广大党员能够主动到居民区(村)党组织报到和服务。
(5)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和党务公开工作,党建制度化和党内民主建设不断推进。部门重视制度建设,在《华东理工大学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手册》制度汇编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和党建工作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形成了干部队伍建设、党建工作和管理、党员先进性建设一系列制度体系。加强制度执行力和监督检查工作,对干部队伍建设责任范围内的制度、党校培训教育、党员发展和管理的各项制度及时进行组织落实、监督检查,确保落实到位。2012年制订并实施《华东理工大学中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和《2011—2012学年度处级干部管理岗位履职情况的考核办法》,参与制订并实施《华东理工大学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支部工作制度》等重要制度。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学校建立了195个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其中校级18个,院系级177个。另外,学校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催化剂,在广泛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在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制订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并切实加以实施。部门通过党务公开机制,根据中组部和上级要求及学校党费管理办法,及时、规范公开党费使用情况,根据党务公开规定要求及时公开部门党务工作,推进党内民主和党风政风建设。
党员队伍建设。(1)夯实党员发展工作基础,提升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与先进性。不断完善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的初、中、高“三级党校”培训体系,形成教育培训分类实施、全面覆盖的工作机制。一是认真实施大学生入党启蒙和普及教育。针对奉贤校区党建和一年级学生特点,进一步在新生教育活动中加强大学生入党启蒙和普及教育,使入党启蒙教育全面覆盖。同时党校还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初、中二级党校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的初、中、高“三级党校”培训体系。二是认真办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举办第56、57两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共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1 746名,举办2012年度教工积极分子培训班,培养教工入党积极分子20名,完成了积极分子培训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效果。三是认真办好新生、毕业班和全体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班。党校每年对新生党员进行系统培训,全面提高新生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举办了2012年全体学生党员培训班,结合年度学生党员党性锻炼计划对全体学生党员进行了主题培训与动员。举办了毕业班学生党员培训班,针对毕业班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对全体毕业班学生党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和组织关系转移工作。四是不断改进培训班工作,加强了考核和管理,实施了淘汰机制和巡考制度,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和评估体系,保证了培养质量。五是进一步拓宽了教育资源和教育载体。积极利用上海市委、市教卫工作党委的网络教育资源,2月份,组织学校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计5 780人次观看了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其中党员4 867人次。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和部署,于9月份组织学校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观看理论文献片《信仰》,在部门网站上增加了“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点播”的链接,在组织部、党校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新上岗党务工作者培训班等培训中安排了观看讨论环节,并指导中级党校、初级党校同期做好这项工作。10月份,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观看杨兆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两个校区共有930余名同志到场观看,有些党员干部、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还通过干部在线平台、党建网、电视等载体及时进行了补看。(2)坚持“公开答辩”制度,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党员发展工作。组织部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实施入党“公开答辩”制度,并充分发挥特邀党建组织员的作用,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党员发展工作稳步推进。截至年底,2012年共发展党员1 150名,其中本科生党员950名,研究生党员193名,教工党员7名。学生党员整体比例呈稳步提升态势和良好发展势头,大学生党员比例为23.8%,本科生党员比例为14.3%。重视在高知群体,教学、科研和管理青年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入党公开答辩制度的实践成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和亮点之一。(3)围绕学校中心加强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和先进性建设,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通过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十大机制”来保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得到落实,在加强学生党员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党员党性锻炼中定岗明责、述责答辩等机制,发挥学生党员在促进学校中心工作中的先进性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在校内外党性锻炼基地进行服务和实践,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先进性。积极利用重大节庆日和重大活动的契机加强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例如开展迎接校庆60周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建团90周年等主题活动,加强学生党员的成才报国教育和先进性实践。普通同学对学生党员的满意度保持在99%以上。评选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君楠等19名党性锻炼先进个人、商学院2010级应经研究生党支部等10个党性锻炼先进集体,并进行了表彰。
多校区党建工作和基层党建信息化管理工作。推进党建工作“进社区、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继续实施《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做好奉贤校区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建立党员工作站、开展书院党建、建立学生党员工作团队等方式,为确保多校区学生党建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各种支持。加强奉贤校区的办公管理,提高服务多校区人才培养、学校党建科学化以及党校教育培训水平。学院纷纷建立党建网络平台,实施了多校区网络组织生活、手机党校等的新实践,不断开拓网络党建的新局面。部门重视网络党建和网站维护建设,各二级党组织向部门网站基层党组织之窗踊跃提交信息。高度重视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先后建立了校院两级信息系统管理体系,做到不定期召开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研讨会、培训会和促进会,以上海市党员党组织信息系统建设维护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新路径,推动党建工作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由单向向互动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党代会等有关工作。根据党委统一部署,配合党委认真做好学校第十次党代会召开的有关工作。一是党代会筹备期间,在党委的领导下,做好相关筹备工作。其一,做好党代表选举和代表资格审查工作。根据9月14日学校党委《关于做好中国共产党华东理工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精神和部署,组织开展党代表的选举工作。选举工作于10月26日前全部完成,25个二级党组织共产生299名校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女代表、一线教师代表、50岁以下代表、高职称高学历代表比例均比第九次党代会有所提高,代表更加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组织部对299名代表资格进行了初步审查,向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做了汇报。其二,做好两委委员推荐提名工作。10月17日,学校党委审议通过并下发了《关于推荐中共华东理工大学第十届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通知》。同日,召开了二级党组织书记会议,对两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10月17日至11月9日,全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经过了“三下三上”的严格程序,对两委委员进行了推荐、酝酿。第一轮共推荐党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294名,纪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289名,党支部参与率100%,党员参与率95.16%。第二轮共推荐党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252名,纪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233名,党支部参与率100%,党员参与率95.22%。其三,配合党委做好党委换届考察工作。同时按照党委要求,准备并报送两委委员、党委常委和正副书记、纪委正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相关任免材料。其四,做好有关组织、会务准备工作。起草代表资格审查报告(草案)(初稿)、筹备工作情况报告(初稿)、关于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的报告(草案)(初稿)、大会日程(初稿)、列席人员和校内嘉宾建议名单、主席团成员建议名单、有关选举办法(草案)等文件资料,对参加选举计票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完成了党代表、列席人员和校内嘉宾的照片采集以及党代会纪念品、各类证件的设计和定制等工作,完成了党代会会务手册、文件资料、选票等材料的印制与分装。二是党代会召开期间,在校党委和大会主席团的领导下,做好有关工作,确保大会顺利召开。其一,顺利完成两委委员预选、正式选举和党委常委、党委正副书记的选举工作,配合纪委完成了纪委正副书记的选举工作。其二,做好大会主席团会议、代表团团长会议、十届党委一次全会、十届纪委一次全会的有关会务工作。三是党代会闭幕后,做好相关总结工作。此外,配合党委做好党的十八大代表、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的推荐、提名、选举等工作,以及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初步人选推荐提名工作。
部门自身建设。为了贯彻落实中组部、市委组织部、市教卫工作党委、学校党委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组工系统“一迎双争”主题活动的有关部署和要求,以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师生为宗旨,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重点,力图通过与学院的结对、联系、服务,树立组工干部优良形象,发挥组织部门同志的服务和指导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党建特别是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学院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和组工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组织部制定实施了联系服务学院“五项要求”,同时加强了深入基层党组织、深入基层单位的调研指导工作,并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子,指导学生党员健康成才。
【学校两项目获市教卫党委系统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优秀案例奖】 2012年2月,学校党委申报的《党务工作者沙龙:党务工作者创先争优新载体》等两项党建项目,获得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优秀案例奖。
(杨雅伟)
【举行2011年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述职考核会】 2月17日,举行2011年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述职考核会。党委书记杨贤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作述职报告,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作个人述职报告。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纪委委员,党委中心组成员和各方面的师生代表与会并参与了民主测评。
(杨雅伟)
【学校启动和部署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3月13日,学校召开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就启动学校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行研究部署。党委书记杨贤金,副书记沈炜、蒋文文以及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会议。3月15日,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工作会议暨基层组织建设年启动动员会,就学校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行动员和具体部署。党委副书记蒋文文和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各二级党组织书记等与会。
(杨雅伟)
【钱嫦萍等10位同志获得学生党建先进个人称号】 3月28日,举行学生党建工作先进个人交流暨表彰会,授予钱嫦萍、刘颋颋、杨雅伟、汪丽丽、陆乐、邱娟、杨嫣、李廷雨、孙明、黎俊玲等10位同志“2011年度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党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杨雅伟)
【校领导为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作主题报告】3月16日至6月15日,举办了第十六期青年干部培训班。3月16日,党委副书记蒋文文为青干班学员作“加强学校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兼谈高校青年干部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主题报告。3月23日,副校长钱锋为青干班学员作“全国‘两会’精神”主题报告。4月27日,副校长马玉录为青干班学员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主题报告。5月4日,副校长于建国为青干班学员作“‘十二五’学科建设的思考”主题报告。
(徐永桢)
【党史专家顾继虎为青年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授课】 4月13日,上海市教卫党委党建研究会秘书长顾继虎为第十六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和第十二期教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授课,作了主题为“学习党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学习辅导报告。组织部副部长兼党校常务副校长陈荣武主持了学习会。
(徐永桢)
【校党委召开庆祝建党91周年暨创先争优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6月29日,学校党委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暨创先争优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大会表彰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并号召全体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向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学习,积极投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学校第十次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徐永桢)
【学校召开第十次党代会筹备工作会议,产生299名党代表】 9月13日,学校召开第十次党代会筹备工作第一次组织工作会议。10月26日前完成了党代表的选举工作,共产生299名校第十次党代会代表。11月13日,召开校第十次党代会筹备工作第一次会务工作会议。
(杨雅伟)
【教育部考察组来校进行党委换届考察工作】 11月23日,教育部考察组组长、人事司副司长魏士强带领由教育部人事司高校干部处、上海市委组织部宣教科技干部处、上海市教卫党委组干处有关同志组成的一行10人的考察组来校进行党委换届考察工作。学校党政领导、教师代表、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等150余人参加了换届考察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大会。
(杨雅伟)
【党委书记杨贤金出席教育部直属高校暨有关高校组织工作研讨会】 12月6—7日,第十五次教育部直属高校暨全国有关高校组织工作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学校党委书记杨贤金在大会上作了“全面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大力推进领导班子‘四项能力’建设”的交流发言。
(杨雅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