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调整
2025年08月10日
一、认知调整
(一)认知调整的含义
认知调整是帮助求询学生转变不合理认知方式的一种直接咨询技术。
按照艾利斯的观点,人既是理性的,同时又是非理性的。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都来自于不合逻辑或不理性的思考。韦斯勒等人经过总结,认为不合理的信念有3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透顶。
贝克则将任意推断、选择性提取、个人化作为认知歪曲的主要形式。因此,围绕上述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向求助的学生提供帮助,便成为认知调整的主要任务。
(二)认知调整的特点
认知调整的基本特点是求询的学生往往认识不到自己在认知方面存在问题。这就需要在咨询过程中,通过心理咨询师与当事学生的不断沟通,来帮助当事学生认知到这一点。
(三)认知调整的功能
认知调整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当事学生合理思考的能力。
(四)认知调整的使用注意事项
(1)用儿童能听懂的语言与对方交流。
(2)让儿童掌握合理思考的基本方式。
合理思考的本质是思维的辩证性。小学儿童只能模糊地理解辩证思维的某些特点,如无论做什么事,不但要有成功的打算,还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遇到挫折使人不愉快,但从挫折中明白了一些道理,就会感到挫折是成长的动力。在与儿童的交流中,引导儿童朝着这样的发现去思考问题,对于帮助其逐步摆脱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具有积极作用。
(3)充分认识儿童认知调整的艰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