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点秋香考
历史上秋香确有其人,她原名林奴儿,秋香是她的号。而她的年龄至少要比唐伯虎大20岁,与唐伯虎这儿瓜葛。陵为据《正史丛刊》等古籍记载,她出身官宦人家,小时因父母早逝,孤女一人只得投靠在金陵为官的伯父。秋香聪明伶俐,熟读史书,深得她伯父喜欢,后来因官司牵连,她伯父被罢官下狱,秋香被没籍充入官妓,此时秋香已长的丰姿秀逸,经教坊训练,很快熟悉歌舞声乐。由于人品出众,才学兼优又善于应酬,她的名声很响,曾在金陵被喻为“冠于芳首”。后来脱籍从良,与一位姓李的公子情投意合,结为伉俪。一些旧时相识曾想再会见秋香,秋香一概拒绝,并含蓄地在扇上画柳题诗表明心志:“昔日章台舞细腰,任君攀析嫩枝条;如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显而易见,她决心从一而终。
在明清一些文人笔记中,确也提到秋香,但秋香的身份与归宿与历史上的秋香已相距甚远。“点秋香”事,不论《茶香室丛钞》记载有无锡俞见安点秋香,还是《露书》中有吉道人点秋香,或是《耳谈录》中所写陈玄超点秋香,情节倒大体相同,说是一富家子弟游庙会时,遇一位大户丫环即秋香,秋香对他莞尔一笑,对方以为有意,于是卖身为佣,因伴读代笔为主人赏识,偿得从群婢中点取秋香。可这些都与唐伯虎挨不上边。至于所传唐伯虎点秋香,最好的解释可能是:历代说书人,育词弹唱,为了更便于吸引人,小说家为了更有利于作品的传播,都借重唐伯虎的盛名,张冠李戴,把一些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都附会到他身上,于是连冯梦龙编辑的《警世通言》中也出现《唐解元一笑姻缘》传奇,曲艺、戏剧也保留有《三笑姻缘》的传统节目。真如斯言,那么历史上的唐伯虎、秋香如九泉有知,对后人将他们撮合一起既会感到莫名其妙又觉得哭笑不得。
不过,有人认为,历史上,书画艺术有“出兰之誉”的唐伯虎与被誉为“女中秀才”、画艺精湛的秋香,都曾受过明代大画家沈周的指点,这样,很难断言他们间不会受制于年龄界限而以画会友,有过接触。那么,好事者由此而衍生出画坛艳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