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被杀原因新说

金圣叹被杀原因新说

明清之际著名文学评点家金圣叹在顺治十八年(1661)被清廷杀害。被杀原因,论者一向认为是金圣叹参加了顺治十八年二月初苏州府的哭庙活动。有学者认为,此说不确。因为,1.考金圣叹一生,没有参加过任何实际的政治活动,无论明末东林党反对魏忠贤阉党的斗争,复社开展的清明政治活动,还是明亡之际吴嘉地区保卫民族衣冠的斗争,虽然都发生在身边,但他均未参加,很难设想他会在体弱多病、“须发尽白”的老年参加“哭庙”活动。2.二月初四哭庙当天被捕11人中,没有金圣叹。他是在80天后被程翼仓供出来的。但程本人并未参加哭庙。他的招供系出于猜测。3.苏州府巡抚朱国治在奏疏中说:“丁子伟、金圣叹、姚刚为首鸣钟击鼓、聚众倡乱是买。”但实际上金圣叹并未招认。《辛丑纪闻》的作者评论说:“奏疏中口供,皆非实据。抚臣为稿,文致其辞,四大人署名而已。”4.金圣叹在哭庙之后、被捕之前写有一首祝贺新皇帝即位的《纪瑞》诗,表现的是一种祥和宁静的心境,说明他没有被牵连的预感。金圣叹在哭庙后第二天当程翼仓写“参任维初六案”的同时,写了一篇讥讽吴县新任县令任维初的杂文《十弗见》。程翼仓因此文而检举了他,朱国治也因此文而杀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