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打开人生命运的迷障

第14章 打开人生命运的迷障

我刚才谈的这一些是EQ的基本内涵,那么到底EQ跟人的命运有些什么关系呢?本章主要讲一些观念,让大家知道怎样去打开这些人生命运的迷障。

一谈到人生的命运,大家就马上想到一个问题:到底是人生的命运在操纵我们?还是我们在操纵人生的命运?

这个问题几百年来都没有答案,因为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有人说一运、二命、三风水、四读书、五积德,你说他看法对不对呢?各有道理。

比如说范仲淹一辈子都在做善事,最后死去时,家里连买口棺材都没有钱。他做官生涯里有几点是很了不起的,他真是一个高EQ的人。为什么呢?有一阵子,皇帝要他改革朝政,他就把官员的名册拿来,叫师爷一个一个念给他听。只要发现哪一个人名声不好,他就用朱砂笔把它划掉。划到最后,他的师爷在旁边吓得要死说:“宰相啊!你这样下去的话,我看命运一定完蛋。可能还没改革,你的命先被革掉了。这些人会联合起来斗争你啊!”结果,这位了不起的人讲了一句话,他说:“我宁愿看到一家哭,不愿意看到百姓一路哭。”

我每次看到«宋代名臣录»里面这些话,都很感动。为什么?因为在今天的时代里,很多人都是“能贪就尽量贪,能吃就尽量吃,敢就快点做祖母”(台语),高度的自我中心——这才是我们今天社会里面的大问题。这种高度的自我中心就刚好与我们EQ的内涵相反。EQ里面要懂得同理心,懂得倾听别人的心声,有良好的沟通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有良好的合作。可是,这种高度自我中心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是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啊,很难跟人家合作的人。个性充满了孤僻的人。所以各位,我认为范仲淹这种人是很了不起的。

他了不起还不只在这里呢,他一生做善事。什么善事呢?他为官清廉,所以最后一生所赚的钱好不容易才买了一块地,要当做老年栖身之所。结果,有一天一个地理师父经过那块地的时候,说:“噢,不知道是谁买到这块地,不得了啊!将来子孙代代都当宰相啊!封侯啊!”人家就告诉他说,这就是宰相买的。他说:“哇!不得了!”可能为了要去拍马屁,所以跑去跟范仲淹说:“恭喜啊,你买的这块地,将来在那里住的代代子孙都是封侯当相啊!”范仲淹一听怎么说:“哇!既然地理这么好,我就把它捐出来盖学校。”地理师父说:“奇怪,这么好的地理你自己不享用,怎么捐出来盖学校呢?”结果他说什么?他说:“你说这么好嘛,说住在那里的人,将来会当宰相嘛,那我为什么不培养更多人的孩子当宰相呢?”

各位,人家说富不过三代,而范仲淹的后代子孙,刚好福分800年。这是我在一本宗教书看到的,真的假的不知道,但里面写范仲淹的后代子孙福分绵延800年。

说什么一运、二命、三风水、四读书、五积德。范仲淹,就是读书加上积德,对不对?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看法叫宿命论。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种人会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会说:“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费的,还未生就先注定要死。”这叫做宿命论。事实上,宿命论有没有道理呢?可能也有道理啊?但是对其他人来讲,不见得就有道理,什么人呢?创造论者。他就非常难以苟同宿命论的观念:创造论者认为: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我能够创造我自己人生的命运,绝对不向命运低头。每次看到关于人生的命运这种文章时我就会想起一个人——苏东坡。为什么呢?像苏东坡这种人,这么聪明,这么有学问,一生也曾当过宰相,但是一路上一直从湖北被贬到广东,从广东被贬到海南岛。那时候海南岛是鸟不下蛋的地方啊。幸好来到海南岛皇帝就免他死罪,结果回到京城就生病死掉了。

一个人为什么一生这样大起大落呢?苏东坡事实上是不错的,虽然当官不顺利,从湖北被贬到广东,他还照常去游山玩水,有一次来到庐山,他看过庐山以后,感叹他自己人生的命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说命运,其实与这句话非常相似。所以我自己也凑一句,什么叫做命运?昨看成真今成空。人生就是这样啊!你昨天看到的觉得样样都很真实,但是今天看到的却是空梦一场。我相信洪晓慧她很感慨这一句话。昨看成真今成空,富贵贫贱各不同。因为人生就是这样,在这个大干世界里面有富贵,有贫有贱啊!所以不识命运真面目,只缘陷在此生中。这一句,是我从苏东坡这里改来的,这一句话事实上是有感而发的。为什么?因为要打开人生命运的迷障,事实上就是充满着对人生命运的疑惑。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公案里有一个佛家弟子问他的师父,说:“师父啊!弟子恋欲,弟子迷恋着欲望,怎么办呢?该如何去降伏啊?”结果这个师父就问他说:“是谁在恋欲啊?”他说:“是我啊!师父,是弟子啊!”师父就问了:“那是谁要去降伏啊?”弟子觉得师父这么问怪怪的,他说:“师父啊!是弟子啊!”师父就摇摇头说:“啊!来去都由你,不要胡闹!”

其实我看到这个公案,感慨一样。为什么?我们一般众生其实跟这位弟子一样的——充满疑惑啊!什么疑惑呢?就像我刚才所说的,苏东坡这种人这么有才气,天资聪颖、满腹经纶,但是为什么他的一生会怀才不遇?这种人很多呐!像那个麦当劳的老创始人雷克·洛克,他51岁还在失业,60岁创造了麦当劳企业,真正把麦当劳兄弟的14家分店通通收购回来。所以,老雷常常以自己一生的经验告诫他的员工“聪明才智不足以让你一生有成就。很多人聪明才智非常好,但是穷困潦倒过一生。”这就是我们第一个疑惑啊。

第二个疑惑是:为什么有很多智慧才华非常平庸的人能够飞黄腾达过一世啊?

这是很奇怪的问题啊!

«EQ»的作者其实已经为我们找到答案了,什么答案?原来那些天资聪颖,学富五车的人,很可能在情绪管理,情绪智商以及他人的命运,人的个性,人的习性里面,有些妨碍他成功的因素。

比如说苏东坡,我们回头来看很清楚,苏东坡为什么被贬职?因为坚持己见,不愿随波逐流,这种死人个性害他一生。这种事情多得不得了啊!

个性!事实上个性是什么?个性就是EQ里面重要的内涵。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叫柏杨先生,柏杨在监狱里面的时间也是非常长。有一次,他也上电视接受访问,记者问他:“你觉得这一生当中感慨最多的是什么?”结果他就说,感慨最多的,就是他这种个性不被当局所接受。他很耿直地批评时政,虽然是用暗示法写的,没有直接批评当道,但还是被抓去关了十几年。他说:“关在绿岛唱‘绿岛小夜曲’,结果那双腿到现在都不好使,每次一下雨风湿症就来。为什么?因为当时曾经被拷打过。”

我们过去对人生命运的一些迷惑,没有办法用宿命论,也没有办法单独用创造论来得到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另一种不同的角度,从EQ跟人生命运的关系中得到答案。

为了讲这个题目,我特别去查紫微斗数的书,发现紫微斗数可以提供给我们命盘的排列组合259200个。我特别用台湾现在人口数2300多万人,去除以259200个命盘,结果发现在台湾地区,现在平均每89个人就要用相同的一张命盘。

各位你去算命,那个算命先生不会跟你讲你跟谁同一个命盘,但是如果照这个紫微斗数能够排列出来的所有的组合,发现平均89个人要共同用一张命盘,那么这到底能不能去解释说,这89个人的命运都是相同的?

比如说每次飞机一失事,就有人拿个飞机失事者的命盘来研究。研究跟他同一个命盘的人,是不是在这个时刻也会死于非命?结果证明没有啊!一个死,一个活得活蹦乱跳啊!

这些都是我们迷惑的来源,可是我要告诉大家:不必再迷惑了。因为,我们从«EQ»中得到了一些解答。高曼博士在这本书里,之所以敢这么大胆地预测说EQ——一个人的情绪智商,情绪管理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有80%的影响力,其主要的论点从哪里来?

书里讲到一个飞行员正驾驶叫做mikeblume。驾驶着飞机载着乘客进入奥瑞冈的国际机场。可是要下降的时候他发现起落架的装置有故障,就像这一次华航,不是赶快飞回来吗?在大海里面把油漏掉赶快迫降。可是mikeblume就没有这么幸运,他发现这个起落架有问题不能下降的时候怎么办?这位mikeblume平常非常专制、独裁、霸道,整个飞机里的工作同仁没有不怕他的,包括那个副驾驶都很怕他,所以他下个命令底下的人都要听。你看!他下什么命令?他说:“你们认真地去操作飞机,我来认真解决这个故障。”大家说:“yes!yes!”

副驾驶眼看着油表一直在下降,非常危险!但是因为mikeblume这种个性,副驾驶连反应都不敢反应,结果不幸的空难就发生了。没有油了,爆炸了!死了十几个人。

所以高曼博士就举这件事情说:“你看!因为这样的个性毁掉他一个人的一生,还毁掉10多个人的命!”

一般的空难80%以上都是人为的因素。就像mikeblume这种人一样,没有能力去和他的团队相处,他没有能力去带领一个非常有工作效率的团队,造成整个团队的悲剧。

最近有人把EQ运用到企业领导里面,发现一个领导人的EQ如果不好,那么整个领导的业绩就会很差。

比如一个总经理,有一次巡视到一个部门,告诉那个部门的经理说:“我好久没有来看你们了,我记得半年前交待你们研究一个专案,到底最近进度怎么样?是不是好好地给我安排一个简报?”

结果你看看,这个经理再度被关爱到,受到关爱的人当然非常兴奋,回来就告诉同仁要认真准备,这一个简报只准成功,不准失败。到听简报这一天,这位总经理心情不好,又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听简报没有心情,没听几句竟然马上骂人:“你怎么搞的啊!你来公司多久了?你做什么烂简报啊!这种简报能见人啊!”骂得很难听。各位知道美国人跟我们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是驼背人放屁,弯弯曲曲的,我们不太会当场发脾气啊!但是美国人会当场质问。这一位经理越想越气,就干脆质疑总经理:“老总,我看你这一段话不单纯,你明讲好了。你是不是要我走路?我告诉你啊,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走好了!”

第二天,这个总经理已经心平气和了,才想起昨天对这位经理所造成的伤害,所以就直接打电话向他道歉。但是,这位经理已经不领情了。

我举这个企业的例子,说明EQ也会影响企业的命运,不是只影响个人的命运而已。

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是:既然EQ对个人、对组织,都产生这么严重的影响,那么到底一个人的EO从哪里来?这是我们今天谈EQ与人生的命运时,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根据研究,EQ跟IQ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基本上,EQ是培养一个人的包容力跟态度力,而IQ比较偏向技术能力。所以,一个IQ比较好的人学习能力快,但是一个EQ比较好的人,他却比较有能力跟人家相处,比较有能力跟人家互动,跟人家沟通,跟人家合作,而且对自己比较有信心,能够激励自己,能够有高度的挫折容忍力,有高度的自我克制力。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早期就讲的特点。

而这些所谓的态度力、包容力几乎都是来自一个小孩童年的教育,也就是我们称的家庭教育。所以很多人听到这些,就开始很惶恐。因为,很多家庭没有能力当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我常常告诉很多的父母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但是,很多的家庭没有具备这样的条件啊!

有人研究一个小孩从小的家庭教育对EQ的影响非常深入。从哪里研究呢?从小孩子一出生两三个月的时候。小孩子晚上三更半夜在那里哭闹,研究者就观察他的母亲怎么去处理孩子这种情绪状态。发现有的母亲,孩子一哭闹啊——就气得要死,马上发狂!然后口中念念有词,虽然一边帮孩子换尿布,拿奶嘴给孩子吃,但是她还念念有词,说:“哎呀!不想睡就哭吧!你吵……吵什么!”这么气、这么念……

结果研究者发现,这个孩子长大以后EQ最差,对人非常冷淡,人际关系疏远,不晓得人与入之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基础叫做爱,因为他体会不到母亲给他的爱。有一次我在演讲的时候,有一个人就举手说:“小孩子那么小,懂个屁!”我说:“事实上孩子跟母亲之间的互动,远在没有出生就开始了。这个叫胎教啊!”所以胎教就可以证明:当时妈妈的这种发狂的情绪,就已经对她孩子的EQ、他未来的发展,造成很大的伤害了。

可是在这里我要给各位一个信心,什么信心呢?EQ是可以经由后天的学习而改变的。听到这一点你就可以放心,说:“幸好早期的摧残,不会影响我未来的成功。”这是很重要的。不然有人听到这里就不想听,就出去了——我反正被摧残过了。

各位你想想看,这个孩子,为什么长大以后EQ最差?可见歹竹要出好笋很困难。因为他被这种家庭的不当管教所造成的伤害会影响他一辈子,一直当成一个阴影,存在于潜意识里面,没有消除嘛!这叫做放毒啊!我们很多不当的管教给孩子太多的毒素,这些毒素没有清除,又会造成对他一生的影响。你看研究又继续哦,研究孩子慢慢地长大,到了四五岁进了幼儿园,就跟幼儿园配合来做,研究孩子从小的自制能力啊!这是EQ里面非常重要的内涵,叫做自我克制的能力。一个人如果能够自我克制,就比较不可能发狂,情绪会比较稳定。一个能自我克制的人,就不会把那个星象专家杀死;一个能自我克制的人,就不会把那个大学讲师刺死;一个能自我克制的人,就不会说3个女儿要死一起死,不会有这种非理性的行动。

怎么研究呢?这位幼儿园老师在桌子前面准备一堆糖果,对小朋友说:“各位小朋友,老师等一下要离开教室一段时间,但是如果你想吃糖的话,你看,老师准备一堆糖果喔!你可以出来拿一块。”(我每次讲到这里,有的家长会说,若是台湾小孩,整桶都提去了!这也有可能,不是不可能!所以台湾比较难实验。)

老师说:“如果你们能等到老师回到教室的时候再吃,那老师会给你两块糖。你到底想吃一块糖呢,还是吃两块糖呢?由你自己来决定罗。老师要走了,bye!bye!”因为那个时候实验设备不好,没有针孔摄影机,所以他怎么观察呢?他的教室后面有一片玻璃,玻璃外面看里面是很清楚的,但是里面看不到外面,所以老师就从那里观察。

一出去,张三、李四、王五、沈六,就过来拿一块糖吃。老师马上把名字写下来交给心理学家。观察多久呢?一直观察20年,到这些孩子长大以后成家立业了,自己的事业也相当有基础了。很不可思议地发现当年老师一出去,就急着跑过来吃一块糖的小孩,代表没有克制自己需求的能力,这种小孩20年之后,在人生事业的成就,夫妻关系的和谐度,他的人际的运作能力,以及他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通通比当年有能力控制自己的需求,等到老师回来再吃两块糖的小孩来得差。

各位要注意了,告诉你的小孩:你要吃一块糖,还是吃两块糖?必须把这种利害关系跟他讲清楚,让你孩子从小学会克制他的需求能力。今天我们的孩子,父母都很溺爱,结果溺爱过度孩子都吃你过过,给你“吃铜吃铁,有毛吃到蓑衣,没有毛吃到秤锤,两脚的吃到楼梯,四脚的吃到流口水,吃你过过!”(台语)这种孩子想的是:“只要我想要,我就一定要!”这样的偏见会造成一辈子非常不幸的人生命运。

某大学一个博士班的研究生就是这种个性造成的命运:他女朋友要离开他的时候,他竟然对他女朋友讲:“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他女朋友以为他讲气话而已,没想到他还有行动,回去在实验室里下汞,让一个无辜的男生喝到这水,喝到急性肾衰竭。现在每个礼拜在医院洗肾两次。这位男生念到博士,做出这种行为——就是我讲的智人有愚行,被判刑7年。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果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没有自我克制的能力,就会影响一生的命运。所以冲动是非常危险的。这也告诉我们:情绪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情绪很难控制。即使是圣人都有脾气——你看,连孔子的脾气也有很坏的时候,看到宰予昼寝就马上骂人家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当年孔子在说话时的语气跟口气,不是像你们读书般的那么顺畅,连孔子都很难控制情绪,何况是我们凡人呢!对不对?

所以当我们知道了情绪的这种特点,就会用心去探讨。过去在心理学的发展中真正地探讨情绪这个主题的,只有短短不到15年的时间。早期把它当做非心理学的探讨范围,对这种主题都不重视,可是后来因为美国校园的暴力越来越多,很多未婚而有子女的人越来越多,造成对美国社会一个很大的冲击,才使人开始探讨,怎么样在学校里改变这些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才进入到所谓EQ主题的探讨啊!

所以我刚才举了这些例子,让各位了解,原来人一生的EQ,情绪的管理能力,情绪的智商,竟然跟小时候我们怎么去教育孩子息息相关。有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个论点,这个研究调查了纽约北部870名9至13岁的青少年,发现几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如果这些青少年的父母有暴力倾向,有侵略的性格——对孩子非常过度的严苛,经常动不动就用打来代替管教的,甚至产生childabuse——这是美国的专有名词,叫做虐童现象。

研究发现:这870名9至13岁的青少年,如果他父母有这种暴力倾向和侵略性格,他们竟然会把这种人格特点代代相传下去。这就恐怖了——会代代相传。这些研究者继续追踪,发现这些孩子一长大结婚有了小孩,马上把家庭当成这种管教方式的实验学校,而且他本身还会加以研究、创造、发明和改良,变本加厉。所以以前说,歹竹会出好笋——我说这个困难。除非无意中去撞到。如果照这个研究发现:歹竹会继续出歹笋。在台湾也有黑道的家庭,很多孩子将来长大是沦落黑道里,这与他家庭的管教态度,以及家庭的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同样在美国这个研究里,发现第二个特点:这些9至13岁的孩子,如果是在这样一个侵略性格跟暴力倾向的不当管教态度里长大的,结果中途辍学的比率最高。各位,如果印证陈进兴、林春生、高天民这些个案,你就会发现有好几个都是中途辍学的。

我最近在一所高中演讲,接到一个个案问我怎么办?我说我也难办。为什么?这个个案也是一个中途辍学的孩子,结果回到学校以后,竟然看上一个学妹,看上,你就用正常的方式交往嘛?不是,霸王要硬上弓。天天跟踪人家,跟得人家女孩子吓得要死,结果不只跟踪人家而已,还打电话去,女孩子的妈妈接电话,他怎么说呢?“不好意思喔,你女儿我看上了,我要定了!我先叫你一声丈母娘。”那个妈妈来学校哭,不知道要怎么办,去跟那个男的父亲说:“拜托!你管一下儿子。”那个父亲说:“我早就不把他当成儿子了,还管!管个屁!”那个学校的辅管主任问我:“教授!你看怎么办?”我说:“没办法。”为什么?这个孩子EQ已经坏到极点,叫做EQ劣等生了。

一般对EQ分成几个类型,最坏的就是EQ劣等生啦!EQ劣等生就是高度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完全的自我放纵。“只要我想要,我就一定要得到!”这种所谓的霸王心态就很糟糕,一辈子注定悲哀和悲惨的命运。

类似这种个案,与美国纽约北部的研究正好能够相印证,因为这个研究第三个发现:这些9至13岁的孩子,因为强奸而被抓去的比例最高。看来今天要把孩子教好“内行的生内痔,外行生得跑不及!”(台语)是一门非常专门的学问,不简单啊!

我们再看看第四个研究,第四个研究很重要,可以讲是资优儿童教育的第一个研究。那个人是谁?美国的心理学家叫terman,推孟。念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推孟研究1400多个天才儿童,一直追踪,看看这些从小天赋这么聪颖的小孩子长大以后的成就,到底怎么样。结果很糟糕,研究到一半推孟就死掉了。

还好,他把这个使命交给他的两个心理学博士学生继续研究,结果发现这些从小天资非常聪颖的质优儿童,长大以后竟然也有很多人犯强奸罪,也有很多人伸手向政府要救济金,当然,也有很成功的个案找出来追踪,发现一个重要的事实:这些从小聪明,长大又能够很有成就的孩子,有几个特点跟人家不一样,第一个,非常的勤勉,做任何大小事情,都全力以赴。第二个,非常高的人生意志力,这就是今天我们讲的高EQ能力。碰到很多的困难,很多的挫折,都能够很好地自我超越,不被困难挫折击倒。所以这些研究告诉我们:要培养孩子,打好EQ基础,最主要的一个根源是家庭教育。如果家庭教育能够给孩子好的基础,就能够影响他一生的命运。对我们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家庭教育的领域里也有人研究,要培养一个小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要培养他有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长大之后他才会变成一个高EQ的人,能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去迈向成功的人生。所以,父母管教孩子不能漠视他的情绪状态。这一点跟我们以前老祖母的经验不一样——以前我们老祖母的经验常常告诉我们:孩子哭算什么,哭累了自己就不哭了。但今天的研究发现:孩子哭是一种情绪状态,你不能去漠视,你必须有效地去处理他的情绪,去安抚,去辅导,去改变他。

在这个领域,还有另一个发现,有的父母情绪常常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自己本身情绪非常不稳定,结果对孩子的管教——到底对孩子鼓励,还是对孩子打骂?完全不是来自孩子本身表现得好不好,而是来自父母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

这就像在台湾地区的一个山上,那里的人晚上没有娱乐,很可怜,结果几个家庭就聚起来打小牌,赌博,他们小孩子功课写完,就到旁边看父母打牌赌博。这些赌博的父母一赢马上就很高兴:“哇!孩子,这给你吃红!”一赢就鼓励。但是一输啊,皮拉紧一点:“你娘的!都是你来才会输!”这个就糟糕了,为什么?因为研究发现,这是一种不当的管教方式,父母本身没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绪,结果长大之后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没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且,还发现一个很残酷的事实: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有障碍。因为他不了解什么行为能够被赞许,因为从小他就在一个没有是非观念的家庭中长大。

我举这么多例子,就是要和各位分享一个重要的观念:今天谈EQ跟人生的命运,到这里基本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公式——什么叫做人生的命运?人生的命运,第一个就是机运。

为什么我把机运放在第一呢?因为,要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是没办法选择的,所以这叫机会。机会不相同。但是你看,人一生的命运是什么?是机运乘上选择的智慧。

机运,又包含三个重要的要素,机运我把它界定为是机会加上准备,加上行动力,才叫做“机运”,才能够“运力”。那个运就是运力。机就是机会,机会有了好的准备,然后用行动力去运作你的命运。这个公式里很重要的是怎么样去把握机会,去创造机会,来改变我们的命运。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一生的命运,就是每天要把握住你一早起床的那个念头,那个心念。因为心念有善念,会产生善的行为,有恶念,会产生恶的行为。心念在控制行为。

我们要懂得从我们每天的心念来下手,从我们的思想来改造,来提升我们的EQ,然后来创造我们人生美好的命运——这是本章最重要思考的课题,这也是我在下一章要跟各位来分享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