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什么是人际关系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非常讲究人际关系的社会。在我们的社会里,各位经常可以听到很多有关描写人际关系的说明。比如说,有人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有人讲:“远亲不如近邻。”甚至我们中国人一直挂在嘴巴上讲的一句话,叫做“人事”。说“人事人事,有人才有事,没有人就没有事。”所以,从很多的话里都可以看出,中国人非常强调人际关系。
那么,为什么赢家特别重视人际关系呢?你看人家说得很清楚啊!说“认识人比认识钱更好”啊!
如果各位有机会去看一本书,叫做«红顶商人胡雪岩»,你的体会一定会很深刻。胡雪岩的政商关系以及他的财富累积的过程,完全是先从认识他所要认识的人脉开始,然后通过这些人脉,帮他去累积财富。所以有人说学做人最难,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学不好,就是学做人。
做人在我们的社会,真是非常难。为什么?大家都很清楚啊,我们中国人的社会,人际特性跟人家不一样。这也是我想在本篇与各位分享的地方。人际关系主要是讲怎么样有一个受人欢迎的人际关系。绝对不是一般人讲的,怎样做一个很会利用人的关系。如果有这种错误的观念,那你的人际关系一定会出问题。各位,要受人欢迎,我们必须先把它的基本概念弄清楚。
怎么样会受人欢迎呢?
一般来讲,人家强调要平等互惠。
我从嘉义搭“自强号”回到高雄,在火车上读书刚好读到一段企业家的故事,是高清愿先生纪念他母亲的。
他说,母亲从小教他一个观念,说如果人家要找你帮忙,代表你有能力帮助人家,你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人家。
高清愿在这篇短文中描写他的母亲,虽然那时候家境清寒,但是很多以前乡下的邻居如果到附近的医院来看病,为了节省住院的钱,常常住到他家里去挤。结果,他说他母亲70几岁病重住院期间,这些过去被他母亲帮助过的人,几乎都回到医院里,日夜看护他母亲。
我看完之后就想到这是最好的一个说明。说明什么?人际关系,它第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平等互惠的关系。
本来人与人之间没有关系,怎么会变成有关系呢?这就涉及到人际关系第二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领土的变化关系”。
你看,我们如果用圆圈来代表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开始两个人是什么?陌生的关系,所以没有交往。慢慢地有一点儿交往,那就变成什么?变成认识的关系。从认识……交往越来越多,不时约着去打球啦、约着去游泳啦、看电影啦、喝茶聊天啦。
最近的年轻人很多新讲的话我都听不懂,讲什么:“老师!跟我一起去打泡。”我吓了一跳!什么叫做“打泡”?原来说打完球,去喝泡茶叫“打泡”。我们也不懂啊。
那么从这个认识的关系,慢慢进入到熟识的关系,从熟识的关系,发展到两个人穿同一条裤子,常常一天到晚腻在一起,变成什么?亲密的关系。这代表一种领土变化关系。这种领土变化关系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告诉我们什么呢?比如以做业务来讲,主动去认识我的客户,主动去找寻我的准客户。但是我要怎么样能够让我的准客户跟我越来越熟?如何到最后甚至会买我的产品?这里就是我们要探讨的啦。
人际关系的奥妙在哪里?怎么样人家会非常喜欢你?怎么样会让你很有吸引力?这很重要。
美国有一所大学叫“卡内基美隆工业大学”,这一所大学调查被列入美国名人录的这些名人,去问他们,你成功的因素是什么?结果发现在这些名人成功的因素里,有85%是来自良好的人际技巧。换句话说,他们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而只有15%是来自专业的智能。
这样的一个发现,可以证明中外要成功,要成为赢家,人际关系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果看相反的例子,我们也可以参考一个哈佛大学的研究。哈佛大学的职业辅导中心调查4000名被开除的员工,结果发现这些被开除的员工,90%以上都是因为人际关系的原因,都是因为跟上司处不来,跟同事处不来,跟顾客处不来。所以你可以了解:“人际关系影响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成败。”
有人研究一个人一生为什么会遭遇不幸?结果发现原来不幸的原因里,有好几个都是跟人际关系有关。
例如里面提到,一个人如果孤立无援,那他一生很难幸福。所以有的人,我当然要跟他开玩笑说:“拜托一下,到底以后帮你抬棺材的那4个人找到了没有?”他说还没有找到。我就跟他说:“快点!快点!人生无常。”你看这叫做孤立无援。有的人这样酸葡萄心理,说什么“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其实这样走在人生的道路是非常寂寞的,但是他就这样自我安慰。
如果不想做一个不幸的人,我们要怎么样?要常常有很多好朋友来跟我们一起分享。比如说老年人,退休之后生活很寂寞,我常常会告诉这些老年人,说一个人要老,要做“五老的规划”。比如说,要老屋一间,免得到时候被媳妇、儿子赶着说:“老爸!今天30号了,明天拜托你去弟弟那里住。”比如说,存老本一把,免得常常去跟儿子说:“儿子!拜托借一点来用。”比如说,老命一条,要靠自己常常照顾好,去爬山、运动,免得拖累儿女。比如说,老伴一个,要好好地去照顾她,不要老来又花心,这样“多牛踏没粪,多妻没处睡”(台语)。还要老友一群,对不对?到时候才有人陪你喝老人茶、谈三国啊。
所以各位你想想看,人从年轻到老,都需要人际关系,这个题目实在很重要。
相信很多人看过«EQ»,这个作者来台湾演讲,一场演讲费将近上千万——教授要讲好几年,他两个小时就得到了。«EQ»这本书在台湾卖量超过600000册,不得了!里面说法讲到未来的孩子要成功的八大特质,写得很清楚。其中一个特质竟然就是人际关系能力。
其实这个作者还写不清楚,贫道把它研究出来,所以这个叫做做学问。为什么未来的社会人际关系很重要?它有两个原因,是非常根本的,一个叫做互依共存,互相依赖、共同生存。在今天的社会要成功,你绝对不可以一个人单打独斗。你不可能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不可能具备所有相关的成功因素,所以一定要互依共存。国际间一样,人与人之间也一样,企业之间也一样。这是第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个因素叫做多元价值时代的来临。为什么多元价值时代的来临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道理很简单,因为多元价值的时代,代表着每一个人可以选择他的工作,强调工作的意义。比如说他喜欢去做义工,从义工里去享受他的生命,所以他从义工里去发展跟别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他觉得这很快乐,不是强调工作职位的高低。
这是我们要进入21世纪时人际关系能力之所以重要的两个因素:互依共存,多元价值时代的来临。
前面讲这么多,就是要给各位很强烈的一个观念:“今天我找到秘诀了,我必须好好地去了解人际关系啦!我必须要好好地去发展我的人脉网络了。我必须要学习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特点和方法了。”在本章中,我通通会向各位做报告。
首先人际关系强调的,是怎么样做一个受人欢迎的关系。要受人欢迎,当然要具备很多条件。比如说,你有非常亮丽的外表,这个外表也可能对你是一个很重要的帮助。那么多人喜欢黄义交,跟外表绝对有关系,除了外表,一个人好的气质,好的人格,好的学识,都有可能成为人家喜欢你的重要因素。
我强调学习怎么样做一个受人欢迎的关系,重点不是这些外在的,在于如何通过自我不断的成长,自我不断的改变,去具备受人欢迎的特点。
人家研究过,如果在台湾要受人欢迎,你要外表大智若愚,内里扩张实力,静静地吃三碗公半。但是学到跟做到,就是不一样哩。
有一次要去一所大学教书,30多人应征,筛选到后来剩下3个,我是其中一个,算是非常优秀,自己说起来实在也不差。结果8个人投票,要6票才可以进去,我得5票,差1票,最后谁也没有被选上。因为我票最高啊。里面有个重要的人开车送我回去的时候,跟我讲一句话,他说:“曾教授啊,你如果不那么有名气,你早就回来了。”这样听得懂吗?“你如果不那么有名气,你早就回来了。”你听到以后,内心很矛盾,难道有名也有罪过?但是我再想回来,这就是我自己修练不够,会讲不会做。我会讲要外表大智若愚,内里扩张实力,但是我自己怎么样?因为“灿灯”这个名字太亮了!
这是自己的一个教训,家丑不怕外扬,我提出来给各位做一个例子,主要是想说明:在我们这个社会要受人欢迎不简单。
在我们的社会要受人欢迎,你还要注意一点——敬老尊贤。
我告诉你,那些前辈在你的工作岗位也好,在你的学校里也好,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没有疲劳,也值得你经常给他慰劳。
所有能够在单位里成功的人,都因为能得到他的长官,他的长辈对他的提携。你看看黄大洲,碰到了李登辉——他的老师,提携他嘛!不然,能力跟黄大洲一样的人多的是嘛!我大概也不比他差嘛,他为什么不来提拔我?我跟他拉不上关系嘛!
中国人除了讲人际关系,还要讲究你是哪一个派系,什么渊源、什么出身。可是我要告诉各位,不要气馁。因为,关系是自己发展出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台湾的很多商人,都是利用儿女结婚的管道,去扩大他们的人脉,建立他们的政商关系。你了解之后,一点都不足为奇。一般的老百姓,我们不必去学这个。但是我们要学如何坦诚地跟人家平等互动,平等互惠。这才是本篇的重点。而不是教你耍阴谋,什么混淆对方判断力,降低对方警戒力,一举消灭对方战斗力……我不是要教这个东西。我们要把主题搞清楚。
第二个要谈的观点,叫尊重包容的关系。
尊重、包容中影响我们人际关系最大的是要包容对方的不完美。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难。你看那个青娥嫂的情节,她就是做不到。别人的先生穿西装,她的先生眼睛瞎了,她的自卑感就很重。其实先生眼睛瞎了,应该包容啊,应该感到高兴啊。为什么呢?因为两个人出外,每一次别人的先生都在看漂亮女孩子,只有她先生没有看——她先生实在也想看,但是因为瞎了,看不到。
尊重、包容的关系在历史上我看到一个很了不起的例子,就是“管鲍之交”。管仲跟鲍叔牙两个人扶持不同的君王。管仲不会选人,去扶持那个失败的君王,结果,鲍叔牙扶持的齐恒公赢了。这两个人一起去当兵打仗时,管仲总是冲锋在后,撤退在先,从不等鲍叔牙。人家就去煽动鲍叔牙,说:“你交这种烂朋友,重自己的生命,轻朋友的生命,这种人怎么可以交啊!”鲍叔牙说“你们误会管仲了。他家里有老母要奉养,他不能死啊。”
两个人还一起做生意,赚10块,管仲就分到8块,鲍叔牙分到2块。人家说:“啊!这样没有道理。”他说:“你们不知道,管仲家庭负担比较重啊。”他处处去包容朋友的需求,包容他朋友的特性,在今天已经可以传为美谈了。
人与人之间要产生良好的互动,尊重、包容是非常重要的。不尊重、不包容,为了小问题,经常就会产生人际冲突。有个媒婆为独眼女和跛脚男相亲,只让他们远远地相见,相完就说:“喜不喜欢啊?”“喜欢。”“你咧?”“喜欢。”“好!好!这样以后注意,三个人,媒人一个,三个人五只眼睛,以后没有长短脚话!你听得懂吗?这样两个都同意吗?”“对……”
三个人五只眼睛,以后没有长短脚话!结果洞房花烛夜,所有的缺点都暴露出来。一个是跛脚的,一个是眼睛一边看不到的。两个就吵起来了。媒婆早就算计好了,说:“我不是早就问过你们了?三个人五只眼睛,以后没有长短脚话。”那两个就哑口无言了。
跟中国人交朋友要注意,话中有话,实在是不简单。说服中国入学会尊重、包容,事实上非常重要,你不尊重、你不包容,发生了这种事情,两个人关系就变质了。
以前高雄有一个议员陈光复先生,在市议会问政,有人笑他说:“噢!我们眼睛完好的人还带眼镜,看市政都看不清楚,你一边眼睛有问题,看市政看得清楚吗?”陈光复先生的反应有多好?他说:“监督市政,一目了然!”
眼睛完好的人要包容,要去尊重这些眼睛有问题的人。人家眼睛有问题,都很可怜了,还笑人家!这样怎么跟人家做朋友?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非常深层的涵义。说明中国人为了求得彼此的和谐,不是在求happy。所以你看黄义交用的名词,叫“enjoy”,他从来没有用“happy”——不是求乐。中国人从小教我们要求安,所以非礼勿视。为什么?视而不安。明明是很喜欢看,但是就不敢去看,静静地偷看才会安。所以这个求安,跟西方的求乐,在人际的互动上是一个很大的差别,这一点各位也要了解。你了解之后,你才知道为什么从小长辈教我们怎么样做人的时候,教我们要心安才理得。从来没有教我们“快乐”而有所得,没有。早期中国人向来这方面谈得很少。
中国人讲人际关系,竟然也把这种观念反应在钱币上。你看以前的钱币,外面圆圆的,中间挖一个方型的那个洞。这叫做什么?这叫做外圆内方的关系。外面——外在做人要圆通,这个圆不是圆滑。你看连那个庙,也都取名字圆通!我统计起来,从台北到我们屏东,圆通寺就两间!但是没有一间“圆滑寺”。所以连神也知道我们要圆通,外在圆通你就会比较受人欢迎。
如果一个人太固执,会一世吃亏!我爸爸就是回南投选举,有人拿钱向他买票。他说:“不行!不行!某某人是我的亲戚,我一定要他。”这样就马上得罪这位!幸好他儿子没那么固执。为什么内要方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人要受欢迎,你坚守原则才可以广结善缘。这句话我要跟你解释,要不然很难清楚,为什么坚守原则可以广结善缘。
我以前在台北市政府工作的时候,是1980年到1981年一段时间。做公务人员难,你知不知道?有很多不合法的关说,然后民意代表啦,各种势力会来给你压力,这种时候我就想,我一个都得罪不起,而且还没有结婚,如果万一犯法被抓去,划不来!人生的乐趣还没有享受到,就被人家抓去,怎么可以!所以我处理这些事情很小心,我坚守原则。你不合法的关说,我绝对是圆通地拒绝他。
记得那时候有一个案子,是一个同乡会盖一个同乡会馆,因为会馆的房址是一个航道,航道有规定高度,他却偏偏利用民意代表的特权,一直来压迫我这边要同意他加高高度。我就不准啊!中国人做这种不准,你一定得罪人,他会恩威并用,德威兼重,一兼二顾,摸牡蛎兼洗裤。就来给你搓一搓说:“年轻人!拜托帮忙一下!”去议会就骂你了:“你如果不帮忙,马上找你们局长,我就给他修理。”做人这样,面孔如果变,说话就不同。我就知道社会学学问有多大。所以你看博士满街走,硕士多如狗,没有用。高学历不等于会做人!中国人这套学问要去学习,才有能力做人,当时我坚守这个原则,结果我发现,后来换来的是个广结善缘——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小子很有原则,所以后来对我非常敬重。从那里深刻体会到,那个时候如果我偏向哪一个,或是我放了哪一条水,我今天就不是这样的人了。
刚才谈了这么多人际关系的理念,是要说明人际关系很重要,可是,为什么最近发生了很多案子,却都是最好的朋友害了自己?
像洪晓慧的案子,在起诉的条文里检察官为了帮洪晓慧留一条生路,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怜悯洪生平日用功读书,忽略学习人际关系。”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一段?这样也可以成为帮助她不被判死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这一点原因,实在让我啼笑皆非。学校教育,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群育就是在谈人的关系,怎么样跟人家建立好的关系,可是检察官讲得对不对?他是讲真话!在台湾讲真话很困难,但是他讲了真话,事实上因为我们过去的教育是万般皆下品,惟有成绩高,惟有分数高,惟有文凭高啊!造成我们的孩子重成绩而轻视品德的学习。换句话说,就是IQ非常高,但是EQ却不行。EQ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来自IQ,80%的因素是来自EQ。
我还发现其它的特点对人生的成功帮助非常大。比如说,最近有人发明一个新的东西叫AQ,AQ叫做逆境商数。是在看一个人碰到逆境时,他如何去突破、去超越的能力。这是我的第二套有声书,也已经录完像了,叫做«突破困境再创高峰»。里面所得到的一些观念,比如说进入21世纪,还有一个Q也很重要,叫CQ,叫“创造智商”。因为21世纪,创造力取代控固力,这是我最近出版的第一套有声书。
我们从洪晓慧案的判决里,以及从调查性骚扰、以及性暴力的侵犯里,发现了一个反常的现象:人最容易受到亲密者的伤害。这个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在不知道要保持距离,难测安全。不能这样汤圆炒大麦,纠缠在一起。不能每天腻在一起,不能是非不明,不能没有伦理,不能没有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包容。为什么讲这个题目:要让很多人澄清这些观念,了解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的发展,以及如何运用这种关系来帮助我们成功,成为我们事业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