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内心的批评家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位内心的批评者,他时刻准备着对我们的学习、工作、为人处世给予消极的反馈。这些来自内心的批评在我们的意识边缘徘徊,无形中打击贬低我们。无论我们取得怎样的成功,它总是让我们丧失自信、自尊和所有自我良好的感觉。
回忆上次你公司开会时的情景吧。尽管你已经提出了一个很大胆、很有创意的想法,它却告诉你:“你或许以为你的主意很不错,但是在别人眼里他们可能认为你在做白日梦。”它合理的批评能让我们很好地自省,而反复出现,就会让我们对自己的水平和思想产生怀疑,让我们变成一个胆怯的小白鼠。
我们完全应该在头脑中树立这样一种认识:评价自己过低不是美德,而是恶习。比如说,忌妒是导致许多婚姻破裂的罪魁祸首,这种心理几平总是因为疑神疑鬼引起。自我怀疑是看不见的,它会逐渐吞噬你的自我意象,就像癌细胞侵蚀人体器官一样。
面对“内心的批评家”,你所应该做的就是有意识地发展你的内心教练,模拟一场演练——你应该坦诚、坚定地站在它们那边,庆祝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提出鼓励的意见。
所以当“内心的批评家”开始工作,并一点点摧毁你的信心时,请你的“心理教练”出来:“你的想法超前,你看大家都对你投以钦佩的目光,你应当为你作出的努力而自豪。”同时,你的“心理教练”也让你以具体客观的方式来了解你该如何改进。例如在肯定之余,你会听到:“希望你更加努力,做一个可行性规划,并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更完美了。”
通过不断地演练,“心理教练”散发的正向能量会越来越强,声音会越来越有力度,直至淹没了“内心批评家”的声音,让它闭上挑剔的嘴巴。而这时,你也会豁然发现,那些原本困扰你很久的压力问题都迎刃而解。
你“内心的批评家”也是偷走快乐、自我接受、自尊和安宁的贼,其影响力远甚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任何批评家。我们知道那些事业有成的人总是会虚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但同时也会认真地判断谁的意见是正确的,并对意见谨慎运用。我们应该聆听内心的声音,但是必须谨慎运用!
当“内心的批评家”开始絮絮叨叨地小看我们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大喊“打住”,把这位“批评家”送回原来所在的阴暗角落,让它可能因怀疑我们而受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