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暗示心理学的先驱H·伯恩海姆认为凡是来自环境——地理、种族、社会、家庭的刺激,都是对于整个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酵素,因为它作用于人的心理。比如听人说话,听者对说者的评价不仅根据内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他的语调、姿态、体貌和社会地位的感应和影响。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等多种感官从多个方面、多条渠道影响着人们,这种立体化的信息途径决定了暗示教育具有立体性。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的重要性远远地超过成人。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影响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特别是学前阶段,孩子思想尚未定型,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并善于模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各种影响,他们往往都不加取舍地去接受。因而父母的思想、作风,平日的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印痕。

尽管我不知道其他的父母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但我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只要是有所成就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极为重视孩子的成长环境。

另外,就我的经验而论,父母所受教育的程度在孩子天赋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原因就在于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生长环境,并乐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事实上,天才的幼年时期几平都生长在丰富而有趣的环境中,这可以从任何一位天才或伟人的传记之中找到依据。

环境暗示包括物化环境暗示和心理环境暗示这两类。无论是优美惬意的物化环境的陶冶,还是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的感化,都能使孩子在无对抗的状态下乐意、顺利地接受环境的暗示信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降临人间首先进入的课堂,家庭成员人际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气氛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极为深远的影响。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所以我们要先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有什么标志吗?具体来讲,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

◎创造一个适合生长的环境

在孩子小赛德出生之后(或者说在他未出生时),我就和妻子为他精心布置了属于他的生活空间。我们尽量让儿子的睡房活泼有趣、富于变化。

我们在他的屋子里摆满了各种书,并用颜色好看的饰物装饰房间。尽力让他每一次从睡梦中睁开眼时都能看到美好的东西。

可以这样说,为了使儿子在人生的起点能够获得尽可能充足的训练(或教育),我简直是用心良苦。我竭尽全力为儿子提供连续不断且丰富多变的刺激,目的就是为了使他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信息。

我的这种做法使小赛德还在婴儿时就已经接触到了鲜亮的色彩、丰富而有趣的形状,当然还包括声音的刺激。我不停地观察他在各种刺激下的反应,并且随时根据他的反应作适当的调整。

在儿子稍大一些之后,也就是他一岁半的时候,对于他的生长环境,我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房间或饰物的安排了,而是为他提供更多、更有意义的东西。

◎营造合作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实际上是一个家庭当中人与人之间所营造出来的一种关系,那么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氛围,是人的一个心理发展表现出来的一种品质的状态。那么这种家庭氛围,它会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对孩子的心理品质,是起着第一作用的。因此我们父母就要特别清楚,当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了我们家庭氛围的一种营造,那么父母对孩子的情感,父母与他人的情感都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成长。他心中所确定的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去表达,他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在社会当中去处理各种关系,他首先是想到父母是如何处理的。

通常有两种类型的家庭气氛:一是合作的氛围,家庭成员相互帮助、互敬互爱;一种是有分歧的环境,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竞争,但有一定的感情依恋。生活在不同的家庭气氛中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宁静和谐的家庭气氛,使孩子感到安全愉快,生活乐观,信心十足,待人和善。而气氛紧张的家庭,则使孩子长期在提心吊胆、极度不安中生活,形成忧郁、不爱关心人、不信任感和情绪不安等性格特征。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努力营造合作型的家庭气氛。

◎营造一个快乐轻松的心理环境

狄德罗曾说:“人类的义务是要把世界变成乐园。”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家长的义务是要把家庭变成乐园。”当然,所谓乐园,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放纵,而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这样的殿堂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利,也只有这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英才!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家庭心理环境,就能造就出什么样的人性,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一个充满爱心、互相体贴、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会使孩子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家庭的学习气氛浓厚,精神生活充实、品位高雅,能促进孩子渴望求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相反,如果家庭“战争”不断,人际关系恶化,孩子会由恐惧走向厌烦,甚至怨恨。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心灵受到创伤,无心向学,无心向上。

家长一定要意识到家庭气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据一项调查显示,有85%的孩子认为父母吵架是自己最害怕的事情,孩子会因此受到惊吓。而且常常目睹父母吵架的年幼儿童患口吃、遗尿症和肠胃病等疾病的几率也较高,父母的不和睦还会影响到他以后的婚姻观念。

因此,如何保持、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是家长们应该时刻注意的。有经验的家长在这一点上会做得非常好,例如他们都善于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发生争吵时。尽量避开孩子,有不愉快的事情,尽量不带回家中。

孩子的心灵是洁白无瑕的,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教育家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孩子没有同情,他就变得没有同情心;而以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最好途径。”

这段话充分说明,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重要。在你期望孩子有所作为的时候,请先检查一下自己是否给孩子一个充满乐趣、和谐与爱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