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完成欲”,为心灵松绑

减少“完成欲”,为心灵松绑

我曾经在一家环境优雅的高档餐厅会见过某大公司的一位总裁。他大吃大嚼、狼吞虎咽,吃完后,面前很快又送上来满满一盘食物。我问他为何如此吃那么快,他说:“我从不品尝食物。我太忙,有更重要的事要考虑。”

哦,品尝美食本来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可是他却把这当成了一项任务或者工作。他自我否认在吃美食、喝美酒时能体验到充分的愉悦,不欣赏那一片好肉经过怎样精心准备,不知道那盘沙拉是多么鲜嫩和新鲜。可以想象,他肯定同样得不到人世间的许多其他享受。他这种投入也并不一定有很好的回报,因为人总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始终不停地运转,中间从不喘气或休整,那么是无法达到最佳状态的。或者,换句话说,尽管这样做能给别人留下“他很忙”的印象,但却不会使他最大限度地发挥智慧和才华。

梭罗曾劝告过与他同时代的人,去减少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复杂性:“简化!简化!简化!做两三件事就够了,而不是100或1000件事;与其数到100万,数到半打就够了。”由于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忙,做事情分秒必争,所以梭罗的话运用在今日社会就更贴切了。

一个人在接受一项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只有任务完成,紧张才会解除,如果任务没有完成,则紧张持续不变。

在心理学上,这种状态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它源于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经做过的一次很有意义的实验:

将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

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未能完成任务,而让另一组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这就是心理张力。心理张力强的人做事认真、责任感强,通常会一鼓作气把事情做完;而缺乏心理张力的人常常做事马虎、懒惰,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那些工作狂都是心理张力较强的人。

虽然工作让人很有成就感,但是压力也是难免的,特别是那些内驱力过强的人,一项工作如果不及时完成,神经就会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中,总是惦记着未完成的那一部分。

我经常也有这样的体会,某项工作完成了一小部分的时候,晚上会不停地去想,以至于经常失眠,而早上也会醒得很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文件,继续前一天的工作,直到整个工作完完全全地完成了,生活轨迹才会回归正常。我很讨厌这种状态,这种压力虽然对我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压力一旦形成,就让我无法控制,让我感到疲惫不堪。有时候,即使走出了办公室,那些未解决的问题也会如影随形。

如果学会从精神上为自己“减速”到能尽情享受人生体验的程度,你的人生就会愉快得多,你的自我暗示就会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