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假成真”的能力
既然接受暗示是每个人生来就携带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往往会伴随一个人终生,那么我们又需要从哪些角度来解读暗示呢?
首先,暗示不以命令、劝说等形式发生作用,而是以间接、含蓄的方式产生效果。按照刺激的来源,暗示可以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如果自己用某种观念来影响、改变自己的认知、行为和情绪,就是自我暗示。为了让你更明白这个区别,我举一个例子。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他把一个空香水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注满清水带进教室。心理学家打开瓶盖对学生说:这是一瓶进口香水,看谁最先分辨出它的味道。不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是玫瑰香味,有的说是茉莉香味,有的则强调是玉兰香味当学生被告知是清水时,不禁捧腹大笑。其实,这就是教师对学生“暗示”的结果。
上面所说的暗示就是他人暗示。自我暗示就是自动暗示,它是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意识思想的发生部分与潜意识的行动部分之间的沟通媒介。它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它会告诉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因而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
运动员往往由于比赛前与比赛中的不良心理因素,如怯场、紧张等,而不能很好地临场发挥。因此,对运动员进行自我调节的自我控制训练,对于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有重要意义,这种自我控制训练,采取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自我暗示训练。这种自我暗示能够达到自我调节,可以自我控制思考的内容,引起积极的情绪,消除紧张、慌乱的情绪,使运动员进入最佳的竞技状态。
其次,暗示具备创造性特质。
这就说明,暗示本身是具有创造性的,它可以让人的感官产生一些相对应的错觉,并因此刺激生理器官,得到相关的满足。
对于这一种现象,舒勒的解释是:“在人们的人格构成当中,都存在种种缺陷和不足。而这些缺点正好就给外来的正面影响预留了一部分弥补的空间。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们在自己的潜意识当中也会不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所以他们很容易就会接受那些来自自己信任者、崇拜对象的暗示和引导,最后对自己的人格进行补充和完善。”
哪些人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呢?舒勒认为,依赖性强,缺乏主见的人容易在暗示的作用力下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因为这些人的神经相对脆弱,对于事物缺乏坚定的观点,因此个人信念摇摆不定,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在相同环境下,女性更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因为从整体上来讲,女性对于外界的依赖性要普遍强于男性,这种稍显被动的特质让她们在暗示的敏感程度上领先于男性。
关于受暗示难易程度的区分,这里并不是说女性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就是易于动摇、善变的。因为在很多时候,接受暗示能力较强的人往往会显得圆滑机智,而且在疾病治疗方面,医师也更喜欢那些乐意跟着自己思维走的人,这对治疗是非常有利的。
其实,暗示是一种沟通的媒介,介于产生意念的意识部分与产生行动的潜意识部分之间。
通过一个人的意识产生的主导意念(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并不重要),暗示会自动将这些意念传达给潜意识,并对它产生影响。
造物主就是这样创造了人,让他通过五种感官可以完全控制到达潜意识的内容。但并不是说,人人都能从容地应用这种控制力。相反,在大部分实例中,人们并没有应用它,这正是很多人终生失败的原因。
回顾起来,感觉潜意识就像一片沃土,如果没有种上你想种植的作物种子,那么杂草就会肆意丛生。自我暗示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控制,通过它,个人可以根据意愿在潜意识中,种下创造性的意念;也可能由于疏忽漠视,而任由破坏性意念在这片心灵沃土中生长。
总之,对于人类而言,“暗示”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可以为人们“凭空”创造出一些原本不具备的东西。这种“弄假成真”的错觉,实际上能够帮助人们实现一些看似不可能达成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