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卡优惠,是“鸡腿”还是“鸡肋”

7.积分卡优惠,是“鸡腿”还是“鸡肋”

商场里的积分卡是个永恒的话题。说实在的,这卡那卡办起来容易,而想占商家点“便宜”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说无数财迷小姐或是财迷先生不是第一次纠结于这个问题,可是在当今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是清心寡欲地看紧自己的钱包,还是窃喜于商家的那一点点小恩小惠,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难以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曾经有段时间,彦妮一度为积分卡如何使用才不会变“鸡肋”这个问题烦恼过、思考过。记得一年年初,彦妮接到某大型商场的一个短信,大意是她在这家商场的消费积分可以换代金券,提醒她在规定期限内去领取。当时,彦妮脑子里过了一下,去年在这家商场买过一件还算高档的羽绒服,再加上其他几次消费,总应该能换回一小笔“值得一花”的钱,于是,她抽下班时间专程跑了一趟。结果,3000多的积分只换了30多元的代金券。

看着手里这张30多元的代金券,彦妮突然想起了那句歌词,“想说爱你没商量”,心想,这区区30多元在大商场里能买啥?不过,还算这家商场厚道,彦妮后来了解到这家商场的地下超市也收券。于是,她挑了一瓶国产面霜,径直拿到收锒台,对方却说:

“有会员卡今天可以享受九折优惠。”彦妮一听不喜反忧,心想,“如果这么一优惠,我用不完这张代金券,难道还得转身再去挑点儿别的东西?”好在九折后总价仍然超过了手里的金额,彦妮这才走出商场,可是此时她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直响,想想路上少说也要一个多小时的车马之劳,于是就在外面吃了一顿快餐,外加去的路上还买了一瓶饮料。

回到家里,彦妮老公为她这个“一分钱掰两半儿花”的资深小财迷算了算账,地铁来回车票4元,在外吃了一顿晚餐28元(盖浇饭16元+汤7元+饮料5元),老公最终的结论是,这趟折腾不赔也不赚。老公算完账后,彦妮自己也意识到一个问题:除非一家人全年的吃穿用都固定在一家商场消费,这样到年底的时候,攒得的积分兴许还值得去换点东西,否则看上去返积分是个大“鸡腿”,其实纯粹是“鸡肋”。

的确如此,虽说用积分卡进行购物的时候,卡里会不断地积累点数,而且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能用现有的点数来交换其他商品,或是把点数换成代金券。但是越是在这种得到意外惊喜的时候,越是要擦亮眼睛,不能被商家的另一些伎俩蒙蔽了双眼,“积分卡马上就要到期了,在到期前用这个再去买点什么吧。”“今天购物能积双倍分数,赶紧去买点什么吧。”看看吧,生活中,类似这种被积分卡耍得团团转的人总是不在少数,他们常常为了积分而买了一些完全不需要的东西。或是明明眼前就有一家电器商店,却为了积累点数而不远万里地去找办了积分卡的商店。但是这样一来,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出现了,在这些意外惊喜的诱惑下,我们会把一些完全没用的东西买回家来。其实,早在你拿到积分卡的那一刻,那些发行积分卡的店铺就已经给卡里的点数设置了一个使用期限,目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增加回头客,提升每位顾客的消费额度,而那些执著于积分卡的人更是早已完全掉进商家的这个陷阱。

话题聊到这里,越来越多的并非出自本意的消费行为闪现在彦妮眼前,陷入沉思的她不由得感慨了一句,“不仅积分卡,优惠券也是个‘漏钱的缺口’。”一直以来,彦妮对优惠券这个东西很是感兴趣,她觉得生活中处处都有优惠券的踪影,网上下载,地铁站打印,多方便啊,而且优惠券比积分卡用起来也容易得多,每次多多少少也能便宜个几块钱,立竿见影,实在!不过,积分卡的事让她不由得想起另外一件事,记得一天下班后,彦妮和老公都不想做晚饭,就来到小区附近的一家快餐店,拎了两套盒饭回家,一路上彦妮还为用了优惠券,两份套餐加一块儿省了不少钱。可是,回到家她才想起来,不在店里吃干吗要连饮料也都买回来?表面看是省了钱,实际上是花了不该花的钱,想到这里,她不由得感慨,“看来用优惠券也有给绕进去的时候啊。”

想必你也是这种“一分钱掰两半儿花”的财迷,对商场的积分卡和优惠券是有心得也有怨气,但是当你试图享受它们之前,一定有必要弄清楚这些形形色色的积分卡和优惠券背后暗藏着怎样的玄机。其实,这仅仅是商家为了吸收固定顾客群体而设置的消费奖励政策。如果你认为商场给你的积分用处太少,或是兑换起来太麻烦,再或是让你有被“忽悠”的感觉,那么,我们可以断定商家的这种“增值服务”根本就没做到位。这种时候,你倒是应该想方设法地选择一些比较“厚道”的商家,固然它们的优惠也不外乎是出于多赚钱的目的,但是相对而言,他们反倒更注重与顾客的“双赢”,而不是给顾客带来负担。

弄清这个概念,接下来再让我们反省一下“用优惠更浪费”这个问题。在这里,想提醒一下广大的财迷先生或是财迷小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被“增值服务”吸引而不理智地增加享受基础服务的成本,否则,无异于丢了西瓜拣了芝麻,得不偿失啊。虽说科学研究已经表示,某种程度上的“冲动购物”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乐趣,但是即使你已经决定享受某种优惠,也必须是购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才是好财迷的基本准则。

记得一位顶级理财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能攒钱和不能攒钱的人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是否有“掌控消费方式的力量”,而我们身边这些被积分卡或是优惠券耍得团团转的人,显然完全谈不上什么攒钱的能力了,他们反倒因为无法掌控好金钱,被钱给掌控了。最后提醒一句,在防止自己的钱包“长胖”之前,最好不要带着积分卡满街走,如果一定要用积分卡,那就只选择常去购买日用品的超市吧,将积分卡的使用频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