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熟人向你借钱时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熟人张口找你借钱的事。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向别人伸手借钱的”,一来丢面子;二来借钱者也担心别人拒绝,自讨没趣,双方都下不了台;三来万一借了不能如期还怎么办?钱没了事小,交情没了事大。不过,如果对方是熟悉又讲信用的人,而你在经济上又有能力提供帮助,这时借钱自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些年,事态似乎并不是这么发生变化的,能借来钱成了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借不到钱反倒成了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于是乎,人们开始变得乐于借钱了,至于还上还不上,倒显得无关紧要了。
前些年,李莫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亲戚向他借钱的事,借还是不借,换做谁都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李莫心想,“借吧,怕亲戚还不了,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打了水漂,心里就七上八下不是滋味,再者,回家又怎么向难缠的媳妇交代?不借吧,肯定会得罪亲戚,大家都在京城打工,混口饭都不容易,人生地不熟的,不向你借又该向谁借,要是真的脸一横六亲不认,往后日子恐怕都没脸回老家了,说不定家里还会和你从此断交,难不成自己有一天成为孤家寡人?
李莫到底遇到怎样一桩借钱的买卖呢?借钱者是他多年未见的一个亲戚,对方穿戴气派,好像混得还不错。见面寒暄一番后,亲戚就话匣子不断,还非常热情地请李莫喝茶吃饭。过了不到十天,这位亲戚又给李莫打来电话,是自己遇到了急事,手头还缺几千元钱,问李莫能不能救个急。李莫是个老实人,如实地说,自己身上从来不带钱,偶尔有点私房钱也就几百块的样子,但是迫于电话那端亲戚着急忙慌的语气,李莫还是当即给妻子文丽打了个电话,跟她商量后,先给这个亲戚凑上了这笔钱。
但是让李莫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时隔半年,自打这笔钱借给亲戚之后,他既没见着亲戚的面儿,也没听到亲戚的音信。虽说在这中间李莫也曾给这位亲戚打过一次电话,但是碍于面子,他依然没好意思说出还钱的事,只知道对方说他在外地做工程,一天到晚忙得要死,废话讲了一大堆,但是关于还钱的事,却是只字不提,这让李莫心里非常不舒服。
就在前些曰子,李莫听别人说那位亲戚回来了,但之后却一直没见他,更别说还钱的事情了。文丽得知此事后,就气不打一处来,说话跟机关枪似的直往外蹦,“亲戚归亲戚,借钱归借钱,我们过得是小曰子,可是就算大富大贵人家,也得支吾一声。现在倒好,玩起失踪来,要是找到他,咱们就法院上见。”李莫自顾自地沉默着,奪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说:“唉,这笔钱数目也不大,打官司有点不值。”最后,李莫反倒安慰起文丽来,“算了,就当花钱买了个教训,以后再遇到借钱的事情不借就是了。”
虽说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李莫一家老小也不是就指望着这笔钱生活,但是每每想到那位亲戚借钱不还的行为还是让这对夫妻有种咬牙切齿的恨,想当初自己出于好心帮了他,可是万万没想到却换来这样的结果。
李莫夫妻的这段小插曲或许你也经历过,不过,这里倒是要提醒您几句,借钱给亲戚朋友还真得坚持几条原则。
首先,坚持救急不救贫。生活中,谁都有可能遇到点什么急事儿,需要用钱的时候,亲戚朋友伸手拉一把,对方一定会分外感激,可谓患难之中见真情。但是,如果亲戚朋友家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那么这借与不借之间就要三思而后行了,当然,直接援助点小钱也无可厚非,这完全属于并不奢望收回的范围,但最好不要借出大钱。
其次,亲戚朋友的信誉如何,借钱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如若对方的口碑一向都不错,那好,就一个字“借”。可是,一旦你借出了这笔钱,就要充分相信对方,至于对方什么时候能还得上你的这笔钱,是他左右不了的,所以催着亲戚朋友还钱反倒容易伤了感情,与其这样,还不如当初就不借给他。如若对方信用不怎么好,显然拒绝没商量。当然,拒绝也需要技巧,既能不借钱又能不伤感情,练就好这方面的功夫,还需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再者,救近不救远。给亲戚朋友借钱,要看一个亲疏远近的标准,那些平日里关系不错、值得信任的人就可以放心借出。而那些一年到头都见不到面的朋友,或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亲戚,假使有一天,这样的人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找你借钱,这个时候就要斟酌几分了。
当然,借归借,至于在借款金额这个问题上,最好打个折扣,如果借钱者开口就是+万元,你最好打折到五万元,如此一来,既显示出了你帮助朋友的好意,又降低了自己的经济压力。另外,借钱这事,无论你怎么爱面子,也不能打肿脸充胖子,根据自己的存款给自己制定一个借款上限,倒是一个上上策,比如,你手头活期存款只有两万元,那么最多只能借出五六千元,别超过总存款的30%就行。这样的话,即便借出去的钱打了水漂,也不至于让自己的生活陷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