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賴财:宜早不宜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于是,如何为孩子准备一笔充足的教育经费就成了父母们的心头大事。一项最新的银行调查显示,在居民储蓄目的中,子女教育费用排在首位,位列养老和住房之前,而且面对学费年复一年上涨的现实,家长积攒子女教育经费的压力也是陡增,因此,如何合理积攒教育基金就成为很多家长关心的一个问题。有人甚至提议,子女教育规划早在孩子出生前就应该开始。
的确,随着物价不断走高,教育费用也处于一个水涨船高的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调研报告中称,未来中国城市孩子,念高中前的抚养成本将高达25万元,如果孩子考上大学,成本将上升到48万元。就此问题,有人也曾估算过,最终结论是,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子女教育费用无疑将成为家庭中仅次于购房的一项大支出。
下面这则故事中的丈夫就是一个典型的不拿教育理财当回事的主儿。
曾飞和赵馨经过五年的爱情长跑,终于在2009年年末喜结良缘,那时他俩刚好迈入而立之年。双方父母也已退休,身体不是很好。曾飞和几个朋友一起做点小生意,由于业务刚刚起步,每月收入在3500元左右,妻子起馨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月薪2800元,两人加起来合计6300元左右。结婚那会儿,他俩按揭买了套住房,市场价50万元,锒行贷款27万元,月供1800元,每月日常开销在1500元左右。
由于新婚不久,夫妻俩只有一笔2万元的活期存款。虽说他们还没有孩子,但是受职业影响,作为老师的赵馨深知储备孩子教育费用的紧迫性,于是,最近一段时间,她就和曾飞商量,看看自己这个小家庭是不是每月也给孩子储蓄一笔教育基金。可是,在这个问题上,曾飞却觉得他们一没孩子,积蓄这笔钱未免太早;二来,孩子的教育费用不会花费很多,倒不如把钱投到别的地方,钱生钱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对于曾飞的想法,赵馨显然不同意,为此,她苦口婆心地向曾飞讲了一大堆道理,最后无奈之下,曾飞同意从每月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存入锒行,作为教育基金。转天,赵馨就选了家锒行,开了一个6年期的教育储蓄账户,每月定存500元。不知不觉,一晃半年过去了,这个储蓄账户也初步有了点积蓄,但是曾飞又突然觉得这样做很不划算,一来每月跑锒行浪费了时间与精力,二来如果把这笔钱投入到生意里,兴许还会赚大钱,于是,夫妻俩又出现了分歧……
曾飞之所以会反对赵馨提出的孩子教育储蓄,是因为他对孩子的教育规划认识不足。在这件事情上,曾飞是从经商角度来看的,他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生意当中去。但是,我们都知道做生意势必会有风险,市场也是随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经营失误、投资失败这些都是不可预见的意外,一旦失败了,不仅会影响生活计划,而且还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教育,更何况生意这种投资方式所需要的资金要远远高于对教育基金的投资。另外,孩子需要成长、需要教育,作为家长,不可能等自己有钱了再去准备要孩子或投入资金教育孩子,这样无异于亡羊补牢,风险性当然会更高。天下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如果你因为资金缺陷而无法达成这一愿望时,就会给孩子的身心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子女的教育费用是一笔庞大且必要的支出,关系着孩子的未来,而且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资金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以孩子出生前几年为例,过来人都知道,在这段时间,孩子的花费往往是较高的,而此时父母的经济基础也相对比较薄弱,可是,偏偏对资金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需要在事业及家庭上给予双重投资,如果之前没有做好教育规划的话,两者将会很难兼得,这么看来,新婚夫妇提早做好子女的教育规划,以应付将来的需要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就算这笔为子女准备的教育资金,将来子女用不到,还可以转变为自己的养老资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子女的负担。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并接受教育,费用自然会持续不断地增长,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资金必须要有保证并且不断地增加。而且作为孩子的父母,也应深知这一点,“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这笔教育资金千万不能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