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思想

一、战略思想

骑兵的快速机动性决定了它是一个善于进攻的兵种,蒙古军又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最剽悍的骑兵,其进攻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蒙古军一贯奉行积极进攻战略。蒙古立国初期,充分发挥骑兵冲击力强和远程快速机动的特点,在几百甚至几千公里的广阔地面进行大规模进攻作战,建立起横跨欧亚的四大汗国。元朝建立以后,除了对付东北、西北蒙古诸王的叛乱,镇压国内各地民众的反抗外,先后两次进攻日本、三次征安南、进军占城、攻入缅甸、远征爪哇,这一系列频繁的对外战争充分体现了蒙古军队的进攻性和侵犯性。

分进合击、远途迂回是蒙古军队进攻战略的主要形式。蒙古军灭金之役,按照成吉思汗遗言,三路进击,其中一路取道南宋汉中,迂回至金都汴京。蒙哥汗攻宋,一面分东、西两路正面进攻,抢夺南宋北部军事要地,另以一部从西面绕过四川,迂回至云南,然后北上合击鄂州。蒙古军第二次西征波兰、匈牙利,以一军迂回到东普鲁士、捷克,会师布达佩斯,这些都是大规模远途迂回战略的典型案例。

蒙古军队这一战略的形成得益于骑兵强大的机动性,而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又与其马匹及后勤供给体制密切相关。蒙古骑兵非常重视战马的训练和保养,又有完善的“从马”制度,“凡出师,人有数马,日轮一骑乘之,故马不困弊”,保障了骑兵能够持续快速机动。蒙古军行军虽然也携带一些粮秣,但主要的后勤供给方式并非远途运输,而是以羊马随行,“食羊尽则射兔、鹿、野豕为食,故屯数十万之师,不举烟火”[85],入侵他国则掳掠财物,因粮于敌,因此没有沉重的后勤负担,大大增加了军队的快速机动能力,使得分进合击、迂回包抄等战术行动演化为战略行为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