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女孩的超凡气质
第一节打造女孩的超凡气质
教女孩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可见美育在育儿方面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而谈到美育,相信父母也都不会陌生。作为“现代化”的父母,更是早已意识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美育教育更重要、更基础的,则是在原生家庭环境耳濡目染下,伴随孩子一生的日常习惯和行为素养。
日常生活中的美育
首先,注重行为规范的美。父母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时刻注意遵守社会公德,例如,过马路不闯红灯,开车礼让行人,候车有序排队,不乱扔垃圾,爱护公物等等,都是在给孩子传递正能量的信息,树立榜样。
其次,注重语言表达的美。作为父母,日常生活中就不能口不择言,很多成人世界里的通俗俚语,如果涉及不文明的字眼,也就不能再说了。尤其是正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幼儿,模仿
能力极强,如果您不想让自己的宝宝出口成“脏”,那就首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日常文明用语。
第三,注重外表形象的美。有的父母认为“女孩子关注穿衣打扮,肯定影响学习成绩”。其实,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得体地穿衣打扮,是身处社交场合必要的礼仪,不仅能够让自己“赏心”,也能让别人“悦目”。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自我审美的日常影响和熏陶。当孩子步入社会后,美丽的外表、得体的装扮,会成为孩子在社交场合的加分项。
第四,注重家庭环境的美。家庭环境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就是家居的摆设和装饰,在物质条件允许的前提
下,可以适当地进行装修装饰,比如,墙上挂一幅装饰画,书桌上放一束鲜花,孩子房间摆放喜爱的玩具等等。身处这样环境里的孩子,对美的认知也是潜移默化的。软件环境则是指家庭氛围,夫妻和谐相处,孝敬老人,亲友之间温馨互动,这些都是构成良好家庭氛围的必要因素,而在这样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身心皆会健康。
总之,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则和身体力行,在对孩子教育的同时,也是对父母的自我约束和提升。
阶段性美育培养
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美育也有阶段性。12周岁以下的儿童,理性思维尚未展开,不能相对理性地分析美术作品的构成、色彩、材质、技法、思想内涵等等,美育主要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及阅读习惯的养成。去美术培训班锻炼一下眼手协调、控制能力,多买一些装帧精美、绘图优美的书籍来阅读,都是没问题的。但父母千万不要认为,这些课程与阅读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产生多大实质性的影响,充其量也就是丰富孩子的生活,为童年添加些许色彩,调剂课堂学习的单调与疲劳。摆正了这个心态,孩子才能真正从中获得乐趣,而不是徒增负担,把本属于兴趣培养、寓教于乐的美育弄得兴趣全无,成了攀比炫耀的资本。
年龄稍长的孩子,理性思维能力有所拓展,可以正式进入美感和审美的层面。有条件的家庭,与其花大把银子送孩子进入
美术培训班,不如多陪孩子外出旅游,多去博物馆、美术馆逛逛。只是去博物馆之前,还有一个工作必须做,那就是引导孩子先对美术馆的特色有所了解,制订书面的参观游览计划。比如说要去考古类美术馆,可以先了解考古发现的过程、历史渊源、重要的文物;去某位名家的专门展览,先了解名家的代表作、艺术风格、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与评价;若是长时间的境外旅游,更要制订详细的线路书,对博物馆特色、重要藏品有一个预期性的认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些工作可以先由父母陪着孩子做,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审美意识。一家人趁假日去旅游看世界,岂不比关在美术班里画点素描色彩,做点手工,写写书法,或者是看一些印刷品质低劣的美术作品强过数倍?而美育的目的,也就在这样愉悦的过程中实现了。
到了孩子需要选择未来从业倾向的阶段,才是父母可以考虑让孩子进入专业美术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严格地训练,全方位掌握一门学科基础知识与原理的时候。而真到了这一步,那就要从专业从业者的角度来勾画,由于功利性、目的性增强,美育反而要退到相对次要的地位,或者只是作为一位优秀的职业人的底色而存在。况且,专业人士的培养与知识结构的构建,也不仅仅靠审美修养就能支撑得起的—这是另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
由于美育牵涉精神层面,父母扮演的角色就显得至关重要,是要经过缜密的思考、严格的筹划、细致的观察,有效地实
施、及时地修正才能实现的。父母也得对美育有基本的了解,避免误踩雷区,美育才真正得以普及,教育也才能跳出父母焦躁、孩子忙碌的怪圈。
气质美来源于文明礼仪
礼貌地与人相处,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获得了他人的尊重,是人与人相处的一种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互相观察和了解,一般都是从礼仪开始的。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要让孩子从小就形成讲究礼貌的习惯,这样,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才能被认可、被接受。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良好的习惯。
给孩子创造一个礼貌的环境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处处做到讲究礼貌,给孩子做好榜样,处处注意讲文明,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创造一个文明、礼貌的家庭环境。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自然而然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慢慢地也会养成讲礼貌的习惯。
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
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是让孩子讲礼貌的重要环节。比如,让孩子见到长辈要学会问好:“爷爷好,奶奶好!”在孩子寻求帮忙的时候,要说“请”字,得到别人的帮助后,要向别人
说“谢谢”,还要让孩子学会使用“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等礼貌用语。将文明礼貌用语的训练和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讲礼貌的习惯
例如,在吃饭时,让孩子等所有人都到了才可以开始吃饭,在吃饭的时候不能随便动别人的餐具;在接受别人的礼物时,要学会向别人道谢;当踩到别人或者碰到别人的时候,要学会跟人家道歉;当自己外出或从外面回来时,要跟家里的人打招呼;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要友好和谦让;在别人家玩耍时要懂规矩,不乱翻乱拿别人的东西等等。
对于不礼貌的行为及时纠正
不要因为是童言稚语就一笑了之。对于不当行为一定要严肃多强调几次。要学会巧妙地讲道理并纠正不当行为。比如,孩子摘花时,你可以说“花会很疼”之类的语言来纠正其行为,这样孩子会很容易听懂并接受。
要适时表扬
对于孩子有礼貌的行为要高度表扬,这样可以充分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因为只有表扬和夸奖才能让孩子体会到有礼貌的孩子大人才会喜欢,有礼貌的孩子会有很多朋友。所以带孩子外
出参加聚会等活动时要适时地给予孩子这方面的表扬和鼓励,从而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快乐。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孩子懂礼貌的习惯,也间接地培养了孩子自信、开朗和活泼的性格。
不要强迫孩子
不要认为孩子小,就必须掌握在父母手里,其实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甚至有些叛逆。很多父母在孩子没有礼貌的时候就强迫孩子,比如,有客人来家里,孩子躲着不肯与人打招呼时,父母就拉着孩子,拼命地让孩子向客人问好,结果会以孩子大哭而告终,这样非但达不到目的,还会产生反作用,所以应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因势利导。如孩子不肯与人问好时,可采用事后交谈的方式,心平气和地讲解一些作为小主人待人接客的道理,从而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父母应该抱着宽容、耐心、随和的态度对待孩子,要尊重孩子,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时间学习,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让女孩成为情绪的主人
别看孩子年纪不大,他们也是有自己的情绪的,常常伴随着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孩子们往往无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张小脸涨得通红、不分场合地放声大哭,都是孩子们常见的模样。据儿童教育学最新研究指出:6岁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孩子如果此时无法
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观、具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如果孩子的负面情绪经常出现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发展。
因此,父母要教会孩子,不能让自己被情绪左右,要掌控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教孩子了解情绪
孩子们不懂什么是情绪。父母在看见孩子生气或者愤怒的时候,可以问问他们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教会他们分清自己的情绪。当下次出现同样情绪的时候,就能够第一时间想起母亲教会自己要克制。
带着孩子梳理情绪
对孩子来说,开心就笑,生气就闹,他们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更不懂得感觉自己的情绪。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知道自己有情绪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这也是培养理解和调节情绪能力的基础。没有得到表扬的孩子会哭、会沮丧,那么父母可以好好和孩子交流,询问他为什么会觉得不开心,没有得到表扬是因为什么,并且告诉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下一次一定会得到属于自己的奖励的。
了解他人的情绪
父母要教孩子懂得换位思考,了解他人的情绪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这将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另外,能够准确察觉和分辨他人的情绪,是孩子正确表达自己情绪的基础。
正确表达情绪
当孩子的情绪上头时,该怎么办呢?一股脑发泄吗?不,要学会自我疏导。建立起强大的内心,才不会受情绪的控制。有情绪是一件无比正常的事情,但父母需要做的是,要时刻提醒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应当以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为前提,否则不但会引起别人的不满,还会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
举手投足间培养女孩的淑女气质
淑女气质不仅赋予了女孩温柔、大方、得体之美,更为女孩成为小淑女奠定了最强有力的基础,举止优雅将为长大后的女孩带来无穷魅力。如果一个女孩,处处尽显如男孩一般的阳刚之气,像男孩一样好动、淘气,这的确是让女孩父母感到头疼的一件事情。如果父母顺其自然,那女孩势必会变得日益失去女孩子的风范,毫无优雅和淑女气质可言;如果父母严加管束,又极有可能会扼杀女孩聪明伶俐的天性。身为父母,究竟应当怎样去约束女孩不当的言行,一点一滴地培养起女孩的淑
女气质呢?
父母要告诉女孩,中性美也是一种美,但是作为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的样子,不要盲目学习别人,只有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才是真的美。过于另类和中性的装扮,不但不会讨人喜欢,还会让人敬而远之。要想成为一个淑女,毫无疑问,举止优雅要排在第一位。女孩的父母要着重从女孩举止的培养上下功夫:
①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不卑不亢;②餐桌上行为得体;③不和父母顶嘴,不打断别人说话;④举止优雅的女孩子,随时随地体贴照顾他人,尊敬和关心他人;⑤把“请”和“谢谢”挂在嘴边。
同时,在培养女孩高雅气质的方法中,母亲的角色很重要。母亲要给女孩树立淑女的榜样,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女孩就会有淑女气质。